高校应届毕业生是新增就业的最大群体首席记者刘歆摄
“今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为834万人,创历史新高。这是新增就业的最大群体,也是最具精力和活力的群体。年轻人是未来经济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就业问题关乎经济发展和社会问题。”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调研组组长尚福林近日在全国政协召开的一个座谈会上表示,解决就业问题要重点关注几类群体,其中第一类就是高校应届毕业生。
截至10月底,上海新增就业岗位超过58万个,提前两个月完成全年50万个就业岗位的目标任务。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进展形势总体平稳。在市中心城区的静安区,截至11月10日,高校应届毕业生签约率已达92.97%,高于2017年、2018年的同期签约率。
“风吹不着、雨打不着,办公室里有空调”“钱多、事少、离家近”……都说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对薪酬、环境等要求颇高,但在静安区就业促进中心,奔着这样的就业岗位来求职的,几乎没有。打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种种“瓶颈”,让静安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之路少了许多坎坷。
“观念”瓶颈
大专生当上服务员
在一场稳就业主题的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常委贾楠讲了这么一件事情:一家知名烤鸭店的老总埋怨说,现在连给鸭子拔毛的工人都快招不到了,没人爱干这样的活儿。
给烤鸭店鸭子拔毛算不算“好工作”?“对一些过分强调职业功利价值的求职者来说,这肯定不是一份‘好工作’,有的甚至还将职业划分为不同等级,不太考虑国家与社会的需要,不愿意从事条件比较艰苦的行业。”静安区首席职业指导师胡静春分析。
就业观念导致的就业“瓶颈”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大大增加。对此,静安区就业促进中心每年给高校毕业生和社区失业青年上的第一堂课,就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劳动不分贵贱。”“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业指导老师还用身边一个个成功案例进行“佐证”,令高校毕业生茅塞顿开。
天目西路街道的应届毕业生小沈,去一家建材公司应聘人事经理一职。面试后,公司回复称该职位已有人选,但还有业务员职位需要招人,问他是否考虑。小沈自恃有大专文凭,决意找一份高职高薪工作,当场予以拒绝。
垂头丧气的小沈,遇见了街道就业援助员彭金阳。听了他的面试经历,彭金阳劝他不应该存在非高职高薪不可的想法:“为什么不可以去试试业务员之类的基层工作岗位呢?”但小沈认为,这些职位对他来说是大材小用,而且自己也不感兴趣。于是,彭金阳和他谈心:“你刚毕业,没有工作经验,年纪轻轻应该多尝试,为什么要轻视一些工作呢?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就是硕士生,也有很多是从最底层的岗位做起的。”
小沈觉得彭金阳说得有道理,记在心里,后来决定去一家咖啡店应聘服务员一职,被成功录用。再次遇见彭金阳,小沈激动地说:“如果没有你的帮助和劝告,我可能到现在还没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在帮扶应届生就业的工作中,彭金阳体会到:应届生刚走上社会,往往容易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对工作挑三拣四,因此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迈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渠道”瓶颈
“挖掘”岗位开拓门路
前段时间,北站街道在摸底调查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时发现,本科毕业生小徐多次网上求职均不成功。就业援助员了解到,小徐在校期间在人事岗位实习过,对这项工作比较感兴趣,但这与她酒店管理的专业不对口,又因其应聘时缺乏自信,故常被单位拒绝。
于是,就业援助员为她安排了一对一预约职业指导。指导师在与小徐深入细致地沟通后,建议她拓宽求职范围,从行政岗位入手,同时参加人力资源管理类培训考证,在积累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后,转做人事工作。小徐接受了这一建议,参加了指导师推荐的某企业行政文员岗位的面试,并被录用。
拓宽就业渠道,搭建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交流平台,提供全面有效的服务,使静安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率提高许多。人社部门还积极“挖掘”新兴岗位,引导青年开拓就业门路。
近年来,电竞行业发展势头迅猛,资深电竞总导演、电竞赛事策划、赛事编导等专业岗位需求量大。而大学毕业生对“电竞”接触较多、兴趣较大,在这个新兴行业求职的意愿也比较大。
9月2日下午,一场主题为“竞无止境 以梦为马”的电竞行业专场人才招聘会,在静安区P2创客中心进行,25家电竞行业领军企业提供120余个岗位,计划招聘人数近300人,平均薪资7000元以上;应聘人数达900余人,平均年龄22岁左右。最终,意向录用207人。
“夜经济”如火如荼,“夜求职”同样热闹。今年9月24日晚上,静安区在同乐坊开办首场“夜场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夜场招聘会”形式新颖,颇似当代青年热爱的“夜市”,今年是第3年举办,共有34家企业推出112个岗位,最高月薪达1.2万元,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03人次。
“推销”瓶颈
详细传授面试技巧
临汾路街道应届毕业生小王,一直在网上投递简历并参加线下面试,但由于她性格内向,不善于推销自己,多次面试均未成功。
街道就业援助员梳理了小王的求职情况后,了解到她的求职意向是找一份稳定、能多与人沟通的工作,就一边鼓励她,一边指出其在面试技巧方面需要改进之处。经过援助员的耐心指导,小王掌握了一定的面试技巧,最终获得邮局窗口办事员的岗位。一签好工作合同,小王就发微信给就业援助员分享这一份喜悦,并表示十分喜欢这个岗位。
“对求职者而言,参加面试犹如推销一件商品,在此过程中,你的任务就是把自己‘卖出去’,因此,所有的销售原则与技巧,在面试时都用得上。”静安区就业促进中心副主任董煜介绍,就业指导师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非常注重细节。
9月19日,静安区就业促进中心举行“青春要燃 就在静安”主题活动——青春会客室,组织求职者参与“四个一”活动,即一场专家讲座,支招青年人如何寻求职业发展道路;一场集体指导,教授制作适合自己的简历;一座摄影棚,打开求职照应有的模样;一对一咨询,个性问题专人解。
也是从今年9月开始,静安区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JOBS TOUR(街镇巡回招聘)、职业体验、专家讲座等形式的活动,重点帮助高校应届毕业生参与其中,达到会求职、能求职、乐求职、求好职的目标。
近年来,静安区一直把大学生就业作为重点工作,从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给予帮扶,并不断完善制度。在乐业上海2018年职业指导大赛中,静安帮扶青年(大学生)就业项目“静安区青年(大学生)就业服务月”,获得全市青年就业服务项目第二名。静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光荣表示,接下来,静安区将以需求为导向,为户籍高校应届毕业生搭建起求职者与用工企业的多元化沟通平台,把握行业动态,切实解决市场人才供需矛盾,为高校应届毕业生提供精准服务。
本报记者 江跃中 通讯员李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