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职工互助保障项目2020”今日正式启动,明年4月1日起保。保障范围扩大了,特种重病中包括了原位癌;保障力度大幅提高,最高给付金额提升至66.55万元。
采用“三纵三横”模式
记者从今日召开的上海市职工保障互助会第五届第二次会员大会获悉,明年4月起,本市职工互助保障原有的11项分散保障项目模式将彻底打破,一个“三纵三横”的“上海职工互助保障项目2020”将全面实施。这一层级化保障架构设计,针对不同企业和职工的保障需求,进行分类细化,更精准、个性化地保障服务。并且扩大了保障范围,特种重病中包括了原位癌;保障力度大幅提高,最高给付金额提升至66.55万元。
“三纵三横”中的“三纵”,即三类保障组成职工补充互助医疗保障体系:在职住院、特种重病、意外伤害;“三横”,即三类保障都有基本保障层、加强保障层和个性保障层。
个性精准服务加强
据介绍,这一保障架构有以下优点:
——三个层次层层递进,个性化精准服务进一步加强。组织职工参保的单位必须在“基本保障层”中的“在职住院保障”“特种重病保障”和“意外保障”三类保障项目中选择一项参保,也可同时参保三项;如果要加强保障力度,可以在“加强保障层”中选择一项叠加参保。在参加基本保障层和加强保障层基础上,如果还需要进一步叠加保障力度,单位可按实际需求,选择“个性化保障层”,量身订制单位职工个性化的互助保障项目。
——参保方式更加便捷化。“上海职工互助保障项目2020”的参保统一在上海市总工会“申工通”网络工作平台上完成,无需到窗口办理。
——集中参保避免脱保。每年4月1日前基层单位进行线上集中参保,4月1日后办理参保的为即时参保,无论集中参保,还是即时参保,保障截止日统一为起保之后的3月31日,从而方便基层单位和职工参续保,避免脱保。
——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强。基本保障层中,“在职住院”最高给付金额由原来的4万元提高到10万元。在加强保障层中,分别随参保标准的提高而同步提高保障待遇水平,参保基本保障层3项保障项目,并按最高标准参保加强保障层中的保障项目,最高给付金额可达66.55万元。
今年75万职工受惠
上海市职工保障互助会20多年来陆续推出了多项互助保障计划,有“职工的第二医保”的美誉。会议透露,近两年来,本市各项职工互助保障计划在参保人数和覆盖面上均有了新的提高。截至今年10月底,各项在职职工互助保障有效会员达874.39万人次。今年1至10月,在职住院、退休住院、特种重病、女职工特种在内的“四项补充医疗互助保障计划”累计向75.22万名职工给付12.23亿元保障金。
本报记者 鲁哲
互助保障项目调整优化方案表
备注:可根据单位自身需求进行自主组合:
(1)A0、B0、C0至少选1种(2)同时参保A0、B0、C0保障项目,总费用从190元/年/人优惠至180元/年/人 (3)A1、A2、A3原则上至多选1种(4)B1、B2、B3原则上至多选1种(5)C1、C2、C3原则上至多选1种(6)每个保障项目原则上只能购买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