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学生丁思天的剪报本
虽然寒假来临尚有时日,但是各种语文培训班的招生广告已经铺天盖地。学好语文,补课才是捷径?在民办华育中学的双休日作业单上,记者却获得了不一样的答案。
在这个被沪上家长视作“牛娃”集聚地的名校,有一份作业是每一届学生的“传家宝”——剪报!绝大部分同学选择剪贴的正是今
年已经90岁的《新民晚报》。
纸质阅读仍受青睐
和上海很多80后一样,华育中学七年级语文老师王静从小是看着晚报长大的。她告诉记者,小时候,每天下午四五点钟,全家三代人都盼着邮递员早点把晚报塞进信箱。“虽然说现在有了电子书,但是我还是喜欢读报,看纸质书。一张张翻页的时候,是一种传承的感觉,仿佛能够触摸到文字的温度。”王静说。
在华育中学,师生们对纸质阅读的情感就这样一届又一届延续下来。剪报,也成了十几年来语文教研组布置给同学们的一项传统任务。考虑到同学们的课业负担,剪报本两周整理并上交一次。虽然对于报纸种类未作硬性规定,但在全校范围内,《新民晚报》成了大多数家庭的首选。
分类阅读学会思辨
“学习语文的目的,是让学生懂得如何去思辨,去表达,去关注社会、传递情感。”王静强调,不读书、不读报,是学不好语文的。报纸既有时效性较强的新闻版面,也有像《新民晚报》“夜光杯”这样偏重文学性的副刊,适合同学们了解天下大事,也感受人文情怀。
老师们通常会引导同学们平时先将感兴趣的文章剪下来,按照亲情、故乡情、爱国情、传统节日等不同主题分门别类归纳整理,待到周末再根据主题整理。每本剪报本为B5纸大小,左右两页拼接起来,即为一份剪报作业。
在同学们的剪报本上,有圈画,有批注,有阅读反思,更有精心的排版和美化。每节语文课前几分钟,王静会让同学们轮流上台介绍自己最近读到的美文片段。从预备班到现在,同学们的字里行间,童年的稚气少了,少年对生命、对未来的思忖明显多了,思维的深度和厚度都有了显著的变化。
七(7)班男生丁思天全家是新上海人,丁妈妈告诉记者,在孩子的带动下,全家也在《新民晚报》的陪伴下,有了一段静谧的读报时光。丁妈妈说,除了“夜光杯”,身为军事迷的儿子还是“军界瞭望”版面的忠实粉丝,“即便功课再忙,双休日剪报的两个小时时间也得腾出来。” 本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