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这个小区竟“藏”了个“秘密花园” 上海如何舞“龙头”
第3版:要闻 2019-12-09

这个小区竟“藏”了个“秘密花园”

看长宁区仙霞街道虹旭小区如何把违建变成生态园

小区“藏”了个“秘密花园”。一个小小的池塘,可以让附近的小鸟休憩喝水;长长的尖顶昆虫箱是给小虫子产卵、避风的小房子;一个个木箱子里种下的草莓、佛手已经成活,四周还有错落有致的乔灌木草群;花园中心铺着木质平台,为保留一棵20年树龄的柳树,顶上的遮雨阳光板为大树预留了伸展空间,园子里还有梅花桩、平衡木、跳房子等亲子设施……

这个漂亮的“生态园”是位于长宁区仙霞街道虹旭小区的“生境花园”,住在旁边的居民黄美华阿姨高兴地说:“这里过去都是外来人员集中的违法搭建,脏乱差又不安全,现在拆平搞了这么漂亮的小花园。每天推窗而望,真是心情舒畅!”

“秘密花园”的“前世今生”

“秘密花园”经历了怎样的“前生今世”?虹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吴红萍说,这个约300平方米的空地曾经是外来人员聚集的违法搭建,后来小区整治时把违建拆了。这片偏于小区一隅的空地离西郊宾馆很近,能不能借西郊宾馆良好生态的“近水楼台”,建一个人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小花园?吴红萍的设想得到了居民们的认同。在街道的支持下,第三方专业机构大自然保护协会和四叶草堂加入,专业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生境主题区、互动体验区、休憩科普区三个区域把“行近自然、健康生活和美好邻里”理念都涵盖了。这里有树,有花,有草,有果,可以听得见鸟声,看得见四季花朵,让居民亲近自然;儿童玩耍区域、涂鸦墙绘设计、种植体验箱、休憩小坐等相互映衬,孩子可以尽情欢乐;堆肥箱、雨水回收箱是对可持续生活的“畅想”,种植花草所用的肥料就是小区居民自己收集制作的堆肥,今后还将安排居民互动体验活动,一起观鸟、认识植物,一起堆肥种植、养护花园。

虹旭小区由一小区与二小区组成,都是售后公房,共1103户,常住人口3500人左右。环境老旧,老年人多,外来人员多,居民的文明素质整体不高。2015年7月,虹旭小区开始综合改造,居民区党总支在小区进行“社区建设金点子收集”,党员和能人带头献计献策,唤起了居民对社区的关注。施工开始后,居委让居民全程参与工程讨论、监督,通过征询、听证会等让居民一同“头脑风暴”难点问题。比如仅道路要不要拓宽,就开了5场听证会。至于楼道门头改造、绿化品种确定、架空线入地等等,所有工程都与居民协商在先,大家真正体验了“我的小区我做主”。

把垃圾分类做成有趣的事

整体环境变漂亮了,虹旭小区开始了再提升的城市微更新、精品小区建设,如打造花坊议事厅、微园,建造大件垃圾堆放点等。居委会还请美院大学生彩绘了虹旭二小区20个楼组的门头,并让小区里孩子一起涂色,参与社区建设。吴红萍说:“人的行为习惯不会因为环境的改变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引导。”当居民对新环境赞不绝口时,党总支顺势而为,制定了虹旭小区文明十公约、大件垃圾封闭式管理规定、文明养宠公约等10多项社区治理公约。令所有小区头疼的不文明养宠问题怎么解决?虹旭小区出了蚯蚓堆肥塔这个“奇招”:自来水塑料管插在土里收集狗狗粪便,管口弯曲让雨水杂物不易灌入,粪便投入管中引来的蚯蚓可以“消耗”狗粪便,产生的肥料还可以供给周边植物做养分,这样形成了生态微循环。小区共26个蚯蚓塔的点位根据狗主人平时常走的遛狗路线设置。小区还成立了10多个小蚂蚁志愿者服务团队,涵盖小区议事、邻里互助、爱心公益等各个方面,不文明行为有人监督,公共空间有人管理,以民主、有序、乐观、团结、守望等蚂蚁精神为内核的居民自治管理“虹旭模式”,一时间成为居民口中的“网红”。吴红萍说,“虹旭小区实现了从硬件‘更新’到软件‘增能’的良性循环。”

垃圾分类开始后,虹旭小区又把它做成了件“有趣”的事。小区购置湿垃圾堆肥桶,湿垃圾和小区里枯枝枯叶一同倒入堆肥桶,发酵成为肥料,用于小区微园、瓶子菜园、阳光花坊等微景观的绿植培育。堆肥桶一次大概能“吃掉”60-80斤的湿垃圾,有了自产的天然肥料,居民的热情更高了,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小区护绿队伍中。小区的睦邻廊开辟了“瓶子菜园”,居民用废弃的油桶等清洗后用来种植当季蔬菜。瓶子“包产到户”,垃圾分类表现优异的住户先认领,300个瓶子摆在架子上,长势喜人,成为小区一景。两新组织和共建单位还认领了瓶子菜园所需要的菜种、花苗、泥土等。蔬菜成熟后,优先送给小区内的独居老人,绿色环保的理念由此传递出了暖心的邻里之情。

本报记者 袁玮

记者手记

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社会组织等专业力量的“加持”,是虹旭小区成功治理乃至生境花园诞生的三个“法宝”。10多支小蚂蚁志愿者服务队是虹旭人引以为傲的自治团队,蚂蚁虽小,却可以将很大的食物分解后搬走,蚂蚁队伍整齐、有序、分工明确。建设美丽家园,居民们目标一致,共创和谐,永不放弃,这也正是虹旭的志愿者队伍的精神内核。生境花园的建造探索了社区自治、人文与公共艺术融入等与社区生态空间打造、美好家园建设相结合的新途径和合作模式,体现多方资源共同合作打造社区公共空间的创新机制。虹旭小区近年来的治理经过不断的“版本”升级,居民的自治热情和素质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提升。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