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闻用两枚闲章自勉:素以为绚,绚以为淡,收录在《三德馆印迹》之中
本报讯(记者 乐梦融)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艺术奖获得者、著名海派书法篆刻家、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刘一闻新著《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丛书·刘一闻》《三德馆印迹》《一闻艺谭》三书出版发行仪式暨座谈会昨在市文史研究馆举行,昨天也正好是刘一闻七十岁生日。
刘一闻1949年出生于上海,与共和国同龄。他师承苏白、方去疾、方介堪、谢稚柳等名家,上世纪80年代便在书界崭露头角,2016年在上海成立“刘一闻大师工作室”。多年来,他形成了自身书画印完整的创作体系和迥异时趣的典雅风格,也是上海博物馆书画、篆刻研究方面最为重要的专家之一。
三部新作中,《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丛书·刘一闻》为上海市文史馆主编的系列丛书,收入书法绘画等作品200件,包括书画文献、艺术大事记等,较为完整展现其创作历程和创作成就。目前该丛书已出版六卷,前五卷都是国画系列,此次刘一闻卷以书法系列为主,兼有国画、文选等。《三德馆印迹》收入印章200余枚,皆为刘一闻近十年来的创作。《一闻艺谭》则是他60岁到70岁间的学术思考。
1990年夏天,谢稚柳将刘一闻推荐到上海博物馆从事书画研究工作,他的重心从创作转向馆藏书法的研究,策划上海博物馆书法馆展览。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昨天透露,由刘一闻担任主编的《上海博物馆楹联藏品》将于近期出版,这部巨著是“上海博物馆藏品大系”的第一部著作,也是刘一闻研究员在上博工作“收官之作”,光是序言便有5万字之多,系统梳理了上海博物馆的楹联藏品。
无论是书法、印章还是理论功底,刘一闻都获得了成功。谢稚柳先生口中那个“很有前途的小伙子”,三十多年一晃而过,成了古稀老人。丹青不知老将至,在收到诸多的祝福后,刘一闻幽默地回答:“这些话以前都是说给老先生听的,现在终于轮到了我。才气、灵气什么都是大家的溢美之词,朝气,我一定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