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南宋年间一二六七年的普济桥 本报记者 徐程 摄
古镇千年古银杏优美如画,吸引了许多人来拍照留影 本报记者 徐程 摄
千年的古桥安静地卧在河浜之上,白墙依旧站立成百年前的模样,青砖上留下的是几代人的足迹,轻轻慢慢的摇橹声是光阴浅浅的吟唱……寻找“诗和远方”?去金泽吧。
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的五镇之一,金泽拥有示范区“水乡客厅”片区唯一完整的古镇,新的定位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环境保护先行的乡村发展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凭借环境优势等来的华为研发中心成为金泽未来发展的新起点。“化绿为金,聚业成泽”,金泽发展的新蓝图已徐徐展开。
“水乡客厅”新定位
金泽的故事要从船工王永“吱吱呀呀”的摇橹声中开始。午后的阳光洒在金泽塘上,河面泛着金光,这条南接太浦河,北通淀山湖的河道,随着晨夕变换着流向。
“金泽镇有42座桥42座庙,桥桥有庙,庙庙通桥。金泽塘上四朝古桥一水牵,沿河可以看到建于宋、元、明、清的不同风格的古桥。这座普济桥建于1267年南宋年间,是上海第一桥,桥身泛紫,由紫砂石打造而成;前面的迎祥桥建于元代,她是高架桥的鼻祖,桥底是金丝楠木,桥身是青石、青砖,两边没有栏杆,相传是为了方便蒙古族骑兵骑马过河……”王永是金泽镇旅游公司的一名船工,穿着统一的工作制服,戴着渔夫帽,摇着小船在几百米的金泽塘上穿行,慢悠悠地说着,岸边不时传来的几声犬吠,打破空气中的宁静。
73岁的闻全观家住普济桥边,退休后的他常常以志愿者的身份,给游客们讲述古镇的过往。在他的记忆里,每逢过年过节金泽热闹非常,周边西塘、黎里的居民都会来这里采购物品。而当昔日的繁华退却,桥边树下的一杯阿婆茶,邻里之间唠家常的静谧闲适才是古镇最迷人的姿态。“几十年了,除了道路河道越来越整洁,日子几乎没什么变化。”没有过度的商业开发,路、桥、河、房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来的模样,金泽古镇成了岁月静好最真实的写照。
原生态,并不是只保护,不发展。“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先行启动区的国土空间规划里,有一个‘水乡客厅’,这是一个将会在短期内密集施工且有显示度的空间区域,金泽古镇是‘水乡客厅’中苏浙沪三地唯一一个完整的古镇。”不要同质化的商业开发,却要有活力,这是金泽镇镇长凌敏口中古镇未来的模样,而示范区“水乡客厅”的新定位给古镇带来的,无疑是新的发展机遇。
“根据‘水乡客厅’的功能定位,它既要有产业的显示,又要有水乡田园的生态显示,同时还要有江南文化、会展、旅游等的结合。其中对于会展和古镇文创这两个先导产业来说,古镇是一个很好的承载空间。”凌敏说。
乡村发展新方向
以前的蔡浜村是淀山湖中的一个岛,四面环水,村民基本不会打鱼,“靠水不吃水”,穷得叮当响。“大家背着竹筐,筐里装着泥,一筐一筐地把路填出来,有时候一个大浪过来,一天就白干了。”年过七旬的村民鲁福田说,上世纪60年代围垦淀山湖,商榻30个生产队的队员,齐心协力背着泥筐,填出了一条2.5公里的土路,对于不靠水生活的蔡浜村村民来说,路的那头是生计。
2008年,三面环湖的蔡浜村启动新农村建设,由于全村0.34平方公里都在淀山湖国家二级水源保护的范围内,所有的建设都不能触及保护红线。眼看道路拓宽了,防洪堤坝筑好了,村民宅前屋后整洁了,村里越来越美了,然而为了这方水,村里的工厂也全部腾退了。“环境好了,我们希望通过发展湖区旅游可以带动就业、产业的发展,希望可以依靠农田找到可持续发展途径。村民为了保护环境牺牲了很多,希望好的生态环境可以给大家实实在在的回报。”蔡浜村党支部书记诸鸣娟说。
具体怎么做,诸鸣娟有自己的考量。比如怎么盘活村里的宅地基资源,比如怎么借着商榻连片打造美丽乡村的契机为蔡浜村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示范区里面不可能全部是高大上的产业,这些产业也需要在地或者说短途农产品的支持和支撑。”在金泽镇后续的发展里,乡村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凌敏描绘的发展规划里,就有诸鸣娟等待的发展机遇。“我们在农业产业建设方面,主要是两个方向,一个是清晰鱼米之乡的愿景。”金泽因水而生,水产养殖有天然的优势,“我们不是做普通的水产养殖生产线,而是进行种源的培育,河豚鱼、白对虾、昂刺鱼等很多土著鱼种已经实现了人工育种;另一个方向,是通过土地整理,农林水项目联动,实现耕地高标准农田连片打造,适应后续高品质粮食种植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全力做好高端农业里面中有机绿色品牌的打造,引入国内农业领域理念领先、技术领先的企业。”
未来布局新起点
如今,说金泽必说华为。凭借几十年对生态环境的坚守,金泽等来了华为。2017年华为青浦研发中心落户西岑的消息传出后,谢素仙第一批签订了动拆迁协议,给华为研发中心腾空间。
西岑街229弄203室28平方米的公租房是谢素仙住了30多年的老宅。房子不大,但八仙桌一摆,老朋友们窝在一起喝茶聊天的日子却十分开心。“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西岑几十年没有建过新房,大家难免眼红青东的发展,住在老房子里的人都盼着能改善居住环境。”西岑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张银珠在这里工作了十余年,当地居民的付出和期盼她都看在眼里。
从华为研发中心走到西岑社区保障房基地不过十多分钟的路程,今年8月,两个项目同期开工,工期720天。谢素仙说,天好的时候,她常走到两个工地看看施工的进展,眼看着这边道路、河浜施工推进,那边房屋地基初显规模,她的心里喜滋滋的。“我就觉得是天亮了!”这种喜悦在她洪亮的声音里,掩不住笑意的脸上张扬。
“以后这里会有很多很好的厂房……”就在谢素仙开始畅想未来西岑的模样时,张银珠及时“纠正”了她的说法。“不是厂房,是花园!我看过规划图,都是花园式的建筑。接下来,医院、高速、轨交、教育等配套都跟上了,年轻人也回来了,西岑终于要‘翻身’了!”张银珠看到了华为给西岑老百姓带来的实打实的利好,但她可能不知道的是,华为二期更大范围的产业布局内容正在紧张地讨论中。
“我们重点考虑的是华为的周边和产业的延展,一方面华为园区将来会是一个很漂亮的世界经典建筑博物馆,我们周边的城市城镇风貌肯定也要有一定的提升;另一方面我们要腾出空间来承接华为相关产业链的项目入住,现在已经有了很多企业对接入住。同时我们还叠加了一个金融小镇的发展理念,金融小镇不是一个具象化的区域,它会向周边的乡村空间导入一定的金融流量,会对周边的发展有很大的带动。”在凌敏新印制的名片上,一体化示范区先行启动区的地图清晰可见,处于青吴嘉地理中心、长三角“原点”的金泽镇有着浅浅的金色背景,“未来可期”是她最好的注脚。 本报记者 毛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