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示范区公交车上的站客 金泽镇新池村:长三角的“圆心” “青蛙爸爸”有个长三角乡村梦 在“浅浅的金色”背景上擘画“诗和远方”
第12/13版: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 2019-12-13
年过七旬 来自台湾

“青蛙爸爸”有个长三角乡村梦

青浦区金泽镇岑卜村331号有一座“青蛙小站”(Frog Garden),从水井上的石雕到白墙、壁画、茶几……青蛙元素随处可见。

“我考考你,为什么我要叫青蛙爸爸?”记者刚一进门,人称“青蛙爸爸”的薛璋就抛出了这个问题。答案是:青蛙的数量是衡量人居环境的标准。

年过七旬的薛璋来自台湾,是一位资深环境规划专家,青蛙一直是他的好伙伴。醉心于田园牧歌,薛璋自2010年来到岑卜村,一住就是九年。

【初遇】发现一根“低音弦”

“发现岑卜,拨动了我们在上海这琴上一根低音的弦,音色虽然沉吟,但韵味十足,令人心旷神怡。”在博客上,“青蛙爸爸”饱含深情地写道。

2003年,薛璋从台湾来到上海,在上海动物园成立了“青蛙小站环境规划工作室”,此后便一直在沪生活。“我去过许多大陆的村庄,对乡村很熟悉,而且也越来越喜欢。”薛璋说,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源于乡村,耕种、建筑、与自然共生,都是老祖先的生活智慧。

发现岑卜,源于一次机缘巧合。2010年,他受绿洲公益组织的邀请考察来到岑卜村,村落宁静,自然水系很美,薛璋夫妇仔细地逛了一圈,经过一幢闲置的农舍时,发现老旧木板门扣边写着一行小字:“房屋出租”,边上一串号码。他们试着拨通了电话,第二天,便顺利成为岑卜村331号的房客。

“青蛙小站”房舍外部保持原貌,窗框只是简单加固了一下,新造的木门也是仿古设计,甚至朴素到木板间还有些“漏风”,掩上门,阳光也能透过缝隙丝丝缕缕地洒进屋里。薛璋说:“倒也不错,就这样吧。”

【自足】归园田居无围墙

斯是“陋室”,院子里别有洞天(见图)。薛璋在原本水泥铺地的院子里精心设计了一个“生态角”:挖了一口3米深的水井,造了一个蓄水小池塘,两边还各有一块透水裸地——构成了一个简单的水过滤循环系统:池塘里放养鱼、虾、螺和野生菱角;水漫过池沿,流进两旁小型湿地,种植慈菇、茭白等;水还被分流导入院前长条形的荷花池内,这样不仅自然地解决了庭院用水问题,还能供前后邻居自留地浇水用。

眼前的小院生机勃勃,“你看,这是迷迭香,这是萝卜,这是芋头。这是油菜,明年可以看花;那是莴笋,开春可以吃……”薛璋对菜蔬草木如数家珍,还兴致勃勃地记录下“访客”们。“这是毛毛虫的蛹,它们喜欢我的院子,我在这里一共记录了20多种蝴蝶。小池塘里有许多蝌蚪,天冷了,青蛙一直到上个月才消失——这就是自然的乡村,有点乱,但也有点美。”

“老伯伯,今天的菜我放在这里了,趁早拿回去啊,太阳晒着会变干的!”正聊着天,乡音从屋外传来。薛璋连声答应下来。

送菜来的是隔壁大婶。“邻居非常热情,每天担心我有没有菜吃。这里没有围墙,大家关系都很好。”薛璋说。

【畅想】十里黄金水乡梦

“青蛙小站”客厅里,摆放着几件奇怪的“家什”:自行车和皮划艇。记者随口问,这是休闲时用的吧?“青蛙爸爸”摆摆手,认真纠正:“这是我们的享受。”

金泽水系丰富,自从搬进岑卜村,薛璋夫妇就自备了两只皮划艇作为邀亲朋好友“出游”的交通工具。去镇上办事,他们有时搭乘公车,大多时骑自行车,有时心血来潮就会结伴划着皮划艇,从屋后小溪进入小葑漾到金泽。

“乡村要有乡村的样子。”这是薛璋时常挂在嘴边的话。他尤其看中的,是农村河道的自然驳岸。“不要水泥砌起来的硬化人工驳岸,那样对生态破坏很大,最好是保留自然岸线,有水草、有鱼虾。”

做了一辈子环境规划,薛璋也为青吴嘉的未来描画了一幅蓝图,名为“十里黄金水路”。他说,长三角地区水系天然交错,适合做水上旅游,人们可以划到金泽古镇看桥,划到青西郊野公园看水上森林,还可以划到淀山湖、朱家角……“与生俱来的天然资源,应该好好利用起来。” 本报记者 杨洁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