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苒苒
年关将至,朋友圈里总会出现一股怀念风潮:从前段时间刷爆朋友圈的“201*-2019”,到这几天很多人都发的2019九宫格,还有每年12月31日都会刷屏的“再见201*”……这是一种对光阴的独自纪念。也是一种在朋友圈里风行的新年仪式感。
古时,人们为了便于开展农耕作业,于是依据太阳的变化,制定了24节气。从此,时间有了另一种意义。随着时间的不断演绎,一年的365天里,总有几个日子会被贴上不一样的标签,赋予异于其他时日的意义。有些是约定俗成的自然延续,比如各种节日——或洋或中,各有拥趸;还有一些是因为人们要给情绪一个适当的释放窗口,从而衍生出来的,比如结婚纪念日以及各种诸如相恋XX天、失恋XX天……而仪式感,则为这一个个日子,标定它背后的精神内涵。
年复一年的年度小结是一种工作上的仪式感。
用各种案例、曲线、图表或数据,还原过去365个日出日落间烙下的印记。将过去365个荒废,一股脑地拿来忏悔。而后画下365个可期许的画卷——这是一种仪式,来提醒自己一程有一程的节点,一程有一程的开始。不能一直拖沓、反复,总该适时地画上一个句号。
相册的整理也是一种年末的仪式感。
朋友圈的九宫格阻碍不了记忆的飞翔,并非形式主义的复制粘贴,它其实是一种与旧我告别的方式。
年度热词的诞生、各类新闻的年终盘点更是一种新闻界给予社交媒体的辞旧迎新仪式感。
村上春树曾说:“仪式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它是对生活的重视,它让生活成为生活,而不是简单的生存。”法国作家埃克苏佩里在《小王子》里写道:“如果你说你在下午四点来,从三点钟开始,我就开始感觉很快乐,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来越感到快乐。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发现了幸福的价值。”
过新年的感觉恰是如此。辞旧迎新的日子里,不用红酒大餐,不用广场倒计时读秒,哪怕只是一条朋友圈,一段流水账总结,也都是对自己刚度过的365天的纪念。这是对新年最简单的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