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启程
鸟虫书是一种发源于春秋战国青铜器上的错金文字,主要表现在剑、戈、印章上。我们从中山王墓出土的器物铭文来看,繁复华丽、变化莫测,极具装饰效果,文字则难以辨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统一文字。与秦篆不同的是,秦始皇之传国玉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所刻的字体,即是鸟虫书。汉代印章制度与制印技艺日臻完善,鸟虫书印章发展至鼎盛阶段,为贵族阶层所喜。
秦汉以后,文字发展史上鸟虫书几乎消失殆尽,鸟虫书因其繁复、难以辨识而被历史所摈弃。然而曲高和寡,直至明清篆刻流派纷呈,复古之风盛行,始有印人将这种古老的文字复活。鸟虫书是文字史、篆刻史所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近代不乏鸟虫篆大家,尤以榕城吴子建为代表,其印作高古、疏旷,寓奇崛于稳健之中,不落俗套、充满“意外之喜”,令人过目难忘,一扫过于霸悍或无病呻吟之风气。
我友数砂舫主人,好古之心益盛,数月前求印于吴子建先生。一日吴先生来电询问:“数砂舫”斋号可有出处?可否改一字,“数”改成“计”,计砂舫似更恰当。我友解释:恒河沙数,数不胜数;“数”用作动词,砂同沙。恒河沙数,宁为多不?数了亦是白数,即使白数、也还是要去数。吴先生闻之哈哈一笑。
吴子建执刀如笔,使钢刀以柔气十指,书刻同理。谢稚柳跋吴子建印谱中,谓子建尝言:“刻印如书法,笔法所以为书体之美,书法与刻印不同而所以为书之笔画者,则一家刀法之所尚犹笔法之于书。”
“数砂舫”印成(见上图),舫主得印如宝,越数日又置一石求刻猴肖形印。肖形印与鸟虫篆有异曲同工之妙。上古时代,人类尚处于渔猎时期,鱼鸟飞翔潜游而高贵于人。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鱼鸟会变化为龙,此论与吴子建鸟虫印变化高于人观点一致。而具象的肖形印也应该得意而忘形。吴子建恢恢于数刀,或无刀法,然刀法终为篆法所服务,又何必穷究于刀法?电光火石刹那,息刀印出。印如石猴转世,目光如炬,生动自然,无拘无束。边款云:“猴王一品,子建作于己亥,病目。”
我友一时兴起,又求刻“游心”于吴子建先生。庄子语:“乘物以游心”,出自庄子《人间世》。所谓“乘物”,就是驾驭自然规律、知识思想和法则,最大限度地顺应自然;“游心”即实现精神的自由和舒放。从吴子建新作中我们看到的也恰是这种“游心”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