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14天隔离观察,不可半点马虎! 特殊区域因地施策 特殊人群关照到位
第8版:要闻 2020-02-04
社区抗疫36计

特殊区域因地施策 特殊人群关照到位

疫情中地铁候车的人们自觉保持间距本报记者孙中钦摄

第十五计

关口前移

携手将防控一体化

2月1日中午12时30分,青浦区金泽镇区域内的两处入沪查控关口全部前移至上海与江苏的省界,即西岑、金泽两个检查站疫情防控职能前移至沪青平公路芦墟检查站,统一对经318国道入沪车辆、人员进行检测,西岑、金泽检查站治安查控职能不变。通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联动工作机制,关口前移至省界,真正做到了无缝对接长三角,疫情防控一体化。

金泽镇地处江浙沪两省一市的交界处,是上海防疫工作的第一道防线。自疫情发生以来,金泽镇全面加大查控力度,随着各类无名道口的关闭,G50金泽高速道口和318国道西岑检查站,是目前青浦区内仅剩的入沪关口,开展疫情查控工作。

然而,两处关口在金泽镇境内,距离省界在8公里到10公里不等,道口外金泽镇的19个村居,约3万居民被隔离在查控关口之外,成为查控工作的盲区。本地居民每次出入道口都要接受检查,道口一度车辆排队时间长达2小时。虽然通过增派检测人员,增开检测通道,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但影响了查控工作的整体效能。发现这一问题后,金泽镇党委、政府积极对接苏州市吴江区汾湖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提出了把两处道口合并前移至省界318国道汾湖检查站的设想。这一设想得到了汾湖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积极回应和大力支持。

在公安青浦分局的有力指导支撑下,通过现场踏勘协调,两地一站式查控关口正式建立,实现了资源共享、运行联动,查控工作无缝衔接,一体化运作,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出行,大大缓解了金泽道口的查控压力。

本报记者 毛丽君

第十六计

合二为一

两地联防形成合力

假期只休息了一天,24小时待命,风里来雨里去——这个春节对于廊下镇山塘村驻村指导员兼村党总支书记杨立平来说,过得很不一般。

在浙江平湖与上海边界,有一座山塘桥,南边是平湖广陈,北边就是金山廊下。两边的村因桥而得名,都叫山塘村。虽然南北山塘分属于不同的省市,但一座山塘桥将两个山塘村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2017年,南北山塘就成立了沪浙山塘联合党支部。因此,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前期,杨立平就与广陈镇山塘村的党总支书记金建东沟通,一起组建了南北山塘应急小分队。小分队共安排了8名党员,分为2班,一天4次巡逻。对明月山塘景区内开展疫情防控宣传等工作,扩大两地联防联控区域面,形成有效合力。

疫情防控期间,在直通廊下镇山塘村和广陈镇山塘村的广山路上,设立了一个道口检查点,原本广陈镇山塘村在山塘河桥南面设立了一个道口检查点,廊下镇山塘村在山塘河桥北面也设立了一个道口检查点,这样的“布局”一方面给老百姓带来了不便,两地的资源也存在浪费。

杨立平与金建东商议,决定从1月27日开始将两个道口检查点并为一个,两地分别安排医务人员、警察、志愿者等,形成“一支队伍,两张表格”的工作机制,有效节约了资源,提升了效率。

本报记者 毛丽君

通讯员 戈晓莉

第十七计

黑板谈心

给人瑞吃下定心丸

101岁的陈翘,是露香园社区的宝贝。小黑板,是陈翘的宝贝。老人耳朵不大好,跟人说话,用小黑板笔谈。黄浦区豫园街道露香园社区户籍人口3190户,旧区改造,不少居民搬走了,留下900多户,101岁的陈翘是常住露香园的“唯一人瑞”。大年初七,露香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张铃跟同事们上门探望陈老太。

老太太独居,儿子在国外,女儿女婿在上海,女儿身体不大好,女婿隔三差五来看望,住家保姆照料日常生活。她不喜欢出门,今年春节,更是响应科学防疫不出门。非常时期,老人过得好不好?张铃到露香园工作不久,没见过陈老太,原本不放心,一番“黑板谈心”,老人很开心,张铃放了心。

小黑板,威力大。到底谈了些啥?

“你叫啥名字啊?”老人在小黑板上写下第一个问题。几个字,端庄整齐,关键是,老人的手一点儿也不抖,可见身体不错。

张铃报上姓名,然后,继续在小黑板上自我介绍。

“我是居委会书记,您自己要注意安全!有需要可以给我们打电话!”

“我有保姆,你们也很忙,可有需要的时候,我还是想找你们帮忙!”老太太写下心里话。

保姆看得忍不住笑,居委会电话她有啊,老太太还要人家书记写了一遍又一遍,为啥呢?老人家一日三餐、日常起居也都很好,就是想跟人说说话。两个人写了擦,擦了写,家长里短,一个小时一眨眼就过了。

最后,老太太送客到家门口还不舍得人家走。一番“黑板谈心”之后,张铃放心了。“黑板谈心”也让老太太吃了定心丸,她知道了自己就是社区的宝!

首席记者 姚丽萍

第十八计

手语宣传

手语防护知识上线

这两天,上海市聋人协会主席洪泽、普陀区聋人协会主席朱德春等聋人都在朋友圈里转发一条微信《手语版防护知识!速码速学!》,为这条及时服务聋人的手语视频点赞,策划制作的上海市残联宣文体处有关负责人表示,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上海聋人一个也不能少!

春节前,随着疫情形势不断变化,市残联宣文体处和融媒体编辑部的工作人员商量,要为了解信息不便的聋人做一些手语普及宣传。经过信息收集、确认、策划和对接,赶出来的文案在前天交到了6名上海电视手语新闻主持人的手中。情况特殊,没法集中在电视台录影棚精心录制,大家因地制宜各显神通。

男主持人顾忠说,为了视频画面干净,大家统一意见,身着深色服装在白色墙面前拍摄。第一次试拍的时候,妻子一只手拿手机拍摄,另一只手拿另一个手机,通过弹幕App滚动提词。他们发现手持手机拍摄不稳定,画面会有抖动,需要寻找支架固定。试来试去,晾衣架高度正好!

张丽君为了背景干净,她把墙上挂着的壁画取下,打开客厅里所有灯光,让女儿举着手写的台词提示。资深手语主持人葛玉红对照新修订的手语词典,确认手势动作。其他几位女主持人也纷纷因地制宜,陈伊佳和唐文妍还跪在地上拍完了一整段话。女主持人寇辰珠说,用手语配合字幕,可以更好地向聋人传递防控疫情的准确信息,是信息无障碍的一个重要体现,能在这个特殊时期尽己所能十分欣慰。本报记者 孙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