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
鼠肖形印 我们送暖意,我们被温暖 马丁·伊登 茶 听评弹《梁山伯与祝英台》
第13版:夜光杯 2020-02-07

听评弹《梁山伯与祝英台》

来 来

喜欢中国古典文化的人都知道《梁祝》的故事,她和《白蛇》《牛郎织女》《孟姜女》等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千百年来传颂不息。其中又以《梁祝》传说影响最大,各地的戏曲剧种,都有《梁祝》上演。

《梁祝》的传说美丽动人,《梁祝》的故事曲折离奇,由于她的反封建性和追求美好爱情的积极意义,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评弹界,成为很多艺人争相改编和演唱的热门题材。据资料表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弹唱《梁祝》的名家响档就有很多,比如像以弹唱《珍珠塔》著称的前辈艺人朱霞飞、薛小飞师徒;同样擅长《珍珠塔》的弹词名家朱雪琴、郭彬卿;说唱《三笑》见长的弟兄双档华士亭、华佩亭;擅说《西厢》的钱雁秋……还有不少中青年艺人,就以一部长篇《梁祝》立足书坛。这些艺人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唱段和流派唱腔的代表作品,为评弹事业的繁荣增添新的奇葩。

素有“评弹皇帝”称誉的严雪亭先生,他演唱的开篇《梁祝》,以其特有的亲切朴直、明快晓畅的“严调”唱腔,在表现梁山伯和祝英台从“草桥结拜”的欢悦伴随到“英台抗婚”的激情悲壮,从“楼台相会”的哀怨泣别到“哭坟化蝶”的忠贞相随,因不同场景、不同情感,唱来跌宕多变,荡气回肠。

另一位弹词名家杨振言先生,擅用“蒋调”演唱,可以说他是上海评弹团老一辈艺术家中“蒋调”唱得最为传神、也带有明显自己特点的两位之一(另一位是张鉴国先生)。蒋月泉和杨振言曾经合作弹唱过“蒋调”开篇《宝玉夜探》,有些听众还以为是蒋月泉先生一个人的弹唱,可见杨振言先生在演唱“蒋调”上的功力。杨振言先生在演唱《梁祝》开篇的时候,把“蒋调”唱腔的那种浑厚深沉,抒情性强的特点都把握得精确到位,“梁祝哀史”在“蒋调”旋律的演绎下,被杨振言先生唱得更是动人耐听。

前辈弹词名家、流派唱腔“翔调”的创始人徐天翔先生,他和周勤华先生合作录制的弹词开篇“十八相送”,以轻松、明快、诙谐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一对同窗共学三年之久、亲密无间的“弟”兄情谊。祝英台面对爱慕已久的梁山伯,要把自己的终身托付于他,却又羞于启齿,由此引发的种种答非所问的故事情节,由徐天翔、周勤华两位先生,因景移情,运用酣畅流利的演唱,尽显两人不一样的性情,唱来诙谐传神,幽默发噱。

弹词流派唱腔“侯调”的创始人侯莉君先生,是演唱长篇弹词《梁祝》的名家之一,留下了很多《梁祝》选曲和唱段。侯莉君先生和同团的前辈著名艺人高雪芳先生合作演唱的《梁祝》选曲“十八相送”,主要都是运用“侯调”来演绎人物,“侯调”的俏丽在表现梁祝惜别,特别是祝英台的心理刻画上很有独到之处,给人一种以情取胜的感觉。

与“十八相送”不一样,在演唱“英台哭灵”时,侯莉君先生充分发挥了“侯调”缠绵哀怨见长的特点,听起来更是委婉悱恻,令人唏嘘。

同样是《梁祝》选曲“英台哭灵”,另一位名家王月香先生弹唱时与侯先生截然不同,情绪以悲愤激越为主,唱腔以一气呵成为长,给人的感觉是激愤强于哀怨,刚烈甚于缠绵,为故事情节的最后“化蝶”提供了性格上的依据。

同样的一段“英台哭灵”,由于侯、王两位艺术家的不同艺术处理,尽管结果都是悲剧,而给人们的艺术震撼却截然不同。

素以快弹快唱、刚劲豪放见长的“琴调”唱腔创始人朱雪琴先生,和郭彬卿先生合作演唱的《梁祝》选段“楼台会”时,即使表达的情绪是哀怨和悲愤,渲染的氛围是凄凉与沉闷,听朱雪琴先生用低沉、嘶哑的嗓音演唱的“楼台相会”,那欢愉顷刻哀怨,相逢瞬间泣别的情景,听来同样感人肺腑、游刃有余。郭彬卿先生所唱的“薛调”,自有一股阴柔美,正好契合“楼台会”中祝英台面对梁山伯的责备和悲愤所体现的内疚和无奈,真是恰到好处。

“我是有兴而来败兴回,来时欢喜我去时哀……”尤惠秋先生的一曲“送兄”,先以他创立的“尤调”慢板起腔,低婉、深沉,把梁山伯的哀怨和愤懑之情表现得非常到位;“楼台会”后,祝英台送梁山伯下楼,梁山伯面对满目的景致,睹物思情,后面那段“送兄”,尤惠秋先生用流畅的快“尤调”来演绎梁山伯此时此刻的那种“景相似而人已非”的心境,唱得感人肺腑,扣人心弦,同样使人感受到书中主人公的悲哀和怨恨的心情。

同样是送行,周云瑞和朱慧珍两位大家演唱的长篇弹词《梁祝》分回“送行”,分别运用了“沈调”(周云瑞),“蒋调”“俞调”(朱惠珍)多种流派唱腔,来演绎书情的变化:回顾数月之前祝英台离开书院的时候,梁山伯也曾十八里相送,那个时候喜的是欢愉、惜的是分别。祝英台对梁山伯托言“为家中胞妹做媒”,实则暗将自己的终身托付给了同窗三载的梁山伯,尽管祝英台多般暗示,然梁山伯浑然无知,依然一头“呆头鹅”。周云瑞先生演唱的“沈调”,自有那种舒展、流畅和飘逸的特色;而擅长“俞调”“蒋调”的朱慧珍先生,其中也有一段“沈调”唱腔,尽管唱词不长,然而朱慧珍先生那行云流水般的唱腔和周云瑞先生所唱相得益彰,十分吻合。

那时候的评弹园地,光一档《梁祝》,就是响档林立、争奇斗艳;再加上其他如《玉蜻蜓》《珍珠塔》《三笑》《杨乃武》等无一不是,形成了名家对垒、各显其能,听客择优而从、蜂拥相随的喜人局面。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