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第二周,必能信超声有限公司员工在公司要求下,返沪隔离14天后返岗作业 本报记者 李铭珅 摄
静安兴业太古汇大厦物业通过复工短信的方式,确认复工人员身份和是否符合复工标准 首席记者 刘歆 摄影报道
每位上公交车的乘客都要测量体温 本报记者 李铭珅 摄
轨交一号线上午客流平稳,乘客自觉保持一定间距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消毒、戴口罩、测体温、保暖……寒冷天气里,种种手段,目的只有一个:零感染,促生产。
一周来,上海不少企业采取多种方式灵活恢复生产经营,纷纷使出“绝招”,千方百计提高产能利用率、确保原材料供应。这些措施的落实,将让复工节奏有序,释放经济活力。
上海石化炼油部
调整装置“主食”“医生”巡检“保暖”
7时10分,上海石化加氢改质班长牛春峰“全副武装”坐上公司班车,口罩、帽子、手套、羽绒服,冬季保暖装备一个不少。“这两天很冷,我们自己做好保暖、防护措施,不生病、不添乱,好好工作,心里就踏实。”
7时40分,抵达公司,查看防疫疫情汇总表,上面记录着班组成员的体温、健康情况。检查岗位上的清洁消毒情况后,牛春峰开始工作。“我们班组10位成员,从春节到现在一直在工作,从公司到个人,防护意识非常强。大家的工作积极性都很高。”
随着疫情防控力度的加强,上海石化部分产品出厂困难。根据市场需求,公司计划处、生产处及生产单位、销售系统等全力以赴,针对生产经营上存在的问题,开展全方位精准优化,全力保生产、保效益。记者了解到,一直以VGO(减压蜡油)为“主食”的上海石化加氢裂化装置,近期调整了原料结构,改“吃”AGO(常压柴油)。在原料组成严重偏离设计工况的条件下,上海石化联手科研院专家精准优化操作工艺,不仅确保了全部产品合格,还实现了生产稳定运行的目标。
上午,牛春峰手持像POS机一样的巡检仪,在装置现场巡检。“它就像医生的听诊器一样,只需将传感器吸附在机泵上,便可测得机泵振动、温度数值,再传至后台系统,方便管理员直观掌握设备运行情况。”
随着气温持续下降,防冻防凝工作成为安全生产的“重头戏”。“一次巡检大概40分钟,主要是到现场检查关键要害部位和防冻保暖薄弱环节,这两天气温下降比较多,要格外关注装置‘健康’。”本报记者 叶薇
G60“保隆科技”
物流恢复通畅“小二”十分给力
走过消毒通道、检测体温、接受询问、登记信息、分发口罩——要进入保隆科技的厂区,必须先经过层层防疫关卡。今天上午,记者来到汽车传感器生产车间,流水线上,芯片表面贴装、焊接、打标、封装……自动化设备嗡嗡轻响,数十位员工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有序工作。
上海保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洞泾人工智能产业基地。目前,公司总部返沪人员达到九成,以远程办公为主;在沪工厂的员工复岗率约46%,到本周末预计能达66%。
保隆科技总裁张祖秋介绍,松江园区工厂原有570多名员工,以外地来沪者为主,目前返沪人数已达70%。“返沪员工严格执行居家隔离要求。我们还整理出一栋老宿舍楼,收拾出了十多个房间,方便员工集中隔离。”张祖秋说。
今天上午11时,公司负责人通过视频连线检查安徽宁国园区复工生产情况。上海松江以外,保隆科技还在安徽宁国、湖北武汉分别布局:宁国园区主要负责机械类零部件生产制造,有约2500位员工,由于大多是本地劳动力,复工率已达七成;武汉园区则以研发为主,目前员工情况基本稳定,部分项目正在远程开展。
企业刚复工时,最大难题就是物流停滞。例如,宁国园区生产的零部件要销往海外,必须途经浙江、江苏后进入上海,到达洋山港。然而受到疫情影响,上周各省间的物流还是隔断状态。“幸好,15日起长三角跨区域货车通行证发放解决了这一难题。”张祖秋说,目前宁国往返上海等地的物流车辆已经开通。随着供应链的逐步恢复,工厂产能与订单交付情况持续好转。
保隆科技是松江区第一批复工的重点企业之一,“店小二”们也做了不少努力。洞泾镇提前起草复工复产工作指南,网格“区块长”每日排查督促防疫情况,成立物资保障专班,帮助符合要求的重点企业尽早复工。“政府部门帮助我们采购到5000只口罩,解了燃眉之急。”张祖秋说。
考虑到审批制花费时间较长,洞泾镇采用备案制简化流程——企业提交复工预案、承诺书、备案表“三件套”即可复工,政府部门及时检查,有问题再落实整改。截至2月16日,洞泾镇经发办共收到承诺书和备案表966份,规上企业复工和员工复岗率达到35%。“预计下周洞泾镇规模以上企业复工率将达到95%。”洞泾镇经发办主任林裕东说。 本报记者 杨洁
香港兴业中心
访客进门之前 先查近期行程
“你好,请出示复工短信。”今天上午9时,石门一路上的香港兴业中心二座入口处,两位楼宇志愿者戴着口罩,查看每一位人员的手机,确认其收到复工短信后才允许刷卡进入。相比复工的第一周,今天进入办公楼的白领明显增加了。
“根据我们的统计,本周楼内复工企业的占比达到56%,复工员工的人数则占到18%。而在第一周,这两个比例分别是12%和2%。”兴业太古汇助理物业管理经理袁颖告诉记者,入驻香港兴业中心的企业租户有81家,疫情发生前每天在这上班的员工约为8000人,尽管租户大多采取A、B组模式分批上班,但随着复工人数的逐步增加,他们也对各项防疫措施做了细化。比方说随着寒潮到来,大堂前台的消毒湿纸巾、免洗洗手液旁边放了暖宝宝。
上班员工进入大堂前,戴着手套的保安人员会提前拉开大门,避免其与门把手接触;进入隔离栏排队验证短信和测温后,就能刷卡进入办公楼。保洁人员在闸机、电梯、大门处,无间歇清洁容易被触碰到的地方,让不少员工感到放心。
因为入驻香港兴业中心的公司多为总部型企业,业务辐射面较广,物业公司并没有禁止访客入内,而是要求事先报备后再现场登记,并签署承诺书。“本周开始,我们会要求访客发送短信到三大运营商平台,查询14日内的到访地行程,才允许其登记进入。”兴业太古汇助理高级物业管理经理汪睿吉说。 本报记者 张钰芸
工行上海分行
员工轮班上岗 满足企业需求
上午9时许,位于浦东大道9号的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的办公楼里迎来不少复工的工作人员。
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进楼要先经过两层“关卡”。在大楼外,物业部门在入口处铺设了一条数米长的红色地毯,不时有工作人员在地毯上喷洒消毒液。“第一道卡主要是给进出大楼的员工进行鞋底消毒。”物业负责人表示。进到楼内,一台红外热成像测温仪对每一位进入楼宇内的员工进行测温,前台电脑实时显示具体体温。
进入楼里记者发现,由于采取轮班制,办公楼里的员工并不多。每个到岗的工作人员的办公桌上还多了两瓶消毒液和两瓶洗手液。因为业务需要,位于18楼的普惠金融事业部到岗率相对较高。
“上周开始就经常进单位了,手头上在做的事主要有两块,一是替一些中小微企业延长借款的到期日,二是给有资金需求的部分防疫抗疫相关企业发放贷款。”普惠金融事业部某工作人员介绍。
记者了解到,正式复工以来,已有不少银行线上线下结合,高效对接防疫相关企业、中小微企业融资和信贷需求,通过尽调、上报、审批等绿色通道,迅速完成从授信申报到投放全部流程,尽快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本报记者 杨硕
新雅粤菜馆
大厨师“开小灶”众白领有口福
“我今天上午7时就到店了,检查灶具、设备以及岗位清洁情况。虽然现在堂吃生意少了许多,但是做白领的外卖生意,我们一样不能马虎。”中国烹饪大师、新雅粤菜馆行政副总厨朱宏一边说,一边与今天掌勺的其他4位厨师交流着今日菜单。
从2月14日下午开始,新雅粤菜馆的套餐、团餐首次在美团外卖上线。首批推出5种单人套餐、2种家庭套餐(适合3-4人),还有各色主食、点心。
朱宏特别介绍了此次单人套餐中的一些特色:“我们这次将特色菜都做到了白领套餐中,为了保证质量,还‘开小灶’烹饪。”
“随着企事业单位全面开工,目前已有十几家公司打电话订购,每家预订量为四五十份。”新雅粤菜馆市场部副总监毛勇说,“今天中午11时30分,就会有一家公司来取餐,我们为了保证菜肴的质量,一般提前半个小时开始烹饪,虽然是做外卖,但品质不能下降。”
据毛勇介绍,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和口味,每接到一个订单,厨师都会按照标注的用餐人数和菜点开始制作,然后分配到对应的独立餐盒中。完成打包后,再贴上专用的食安封签,“上周末还有一家在长宁区办公的公司来订午餐,需要100多份,这些订单可以自取也可以通过无接触配送到指定地点。预计随着复工企业增多,我们的外卖生意也会越做越多。”
本报记者 方翔 张钰芸
松江“必能信”
半数员工返岗 产能恢复七成
位于松江工业园区的必能信超声(上海)有限公司,是美国艾默生集团下属的一家全资外企。今天上午8时,3辆班车停在工厂门口,员工们排队下车依次测量体温后进厂上班。
工厂经理黄其高告诉记者,工厂在上周二收到复工批复,从上周三正式复工,今天是复工第4天。从本周开始,工厂将逐渐步入正轨。据了解,工厂有近300位员工,一线工人已返岗54%,其他25%的员工在家远程办公。
这家工厂主要生产用于塑料焊接的超声波焊接设备、震动摩擦焊接设备。在机加工车间,30多人实到22人,可恢复七成产能。车间经理朱先生告诉记者,他年初二就从江苏返回上海,居家隔离两周后,成为了工厂第一批上班的员工。
虽然工厂产能没有完全恢复,但满足基本出货需求没有问题,预计随着疫情逐步被控制,企业的业务会恢复正常,因为订单没有被取消,只是需求被延后。
企业制定的各项防疫措施非常细致,不仅准备了口罩、酒精、消毒液、洗手液等物资,还对人员上班流程进行了优化。员工每天测两次体温;采取错峰上班避免聚集;生产会议改成微信会议;中午推行“考试式就餐”,错开位置分流就餐;对非必要现场办公的人员鼓励其居家办公。目前,30多位被困在疫情重点地区无法返沪的员工和90多位正在居家隔离的员工,分别建立了微信群,便于交流。黄其高说:“作为一家在沪外企,我们的复工情况目前非常平稳。公司上下对上海抗疫形势感到安心,预期最快本月底产能可以完全恢复。”
本报记者 李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