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得连续工作多少天了,奉贤区青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公卫医师张林,每天周而复始忙着数据上传、上门排摸……有时刚吃上一口饭,电话来了,放下筷子奔出去,再回来,饭菜早凉了。“一级响应”启动以来,社区成为发现新冠肺炎疫情、开展防控的第一线。居民要进行医学观察,其中不乏确诊病人和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张林和他的同事开启“超长待机模式”,为居民构筑起生命健康的安全屏障。
前不久,张林接到任务来到一户居家隔离人员家中。这里原本住着一对老夫妻。阿婆从湖北探亲回来,便进行14天医学观察;老伴王老伯独自一人在家隔离。
一看到张林,王老伯叹起苦经,“我有老慢支,一直吃的那个药没了。老太婆被隔离,充电器也没拿,联系不上。”看着老伯愁眉不展的样子,张林连忙安慰:“老伯,别急,病例卡给我看看,药我帮您配,阿婆那边的充电器我帮您送过去,您就放心在家里待着,千万不要出门。”
带着充电器,张林第一时间赶到集中隔离点,交给阿婆,还特意关照:“老伯身体很好,不用担心,他常吃的药我们都会给他准备好。”张林的到来让阿婆提着的心放了下来。
来不及停顿,张林又匆匆赶往医院配了药给王老伯送去,也不忘宽慰几句,“老伯,阿婆的充电器收到了,她充好电就会给你打电话。药配好了,要记得按时吃药。”王老伯耳背,张林又大喊了一遍。老伯听清了,不断点头,“好好好,我等电话。”
这群居家隔离人员,其中不乏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让他们不出门,是艰巨的任务。”他回忆道,近日有一户7口人,因途经武汉回来进行居家医学观察,突然有一天,其中一位阿姨擅自出门了,这把张林急得团团转,赶紧给对方打电话。电话始终没接通,张林不得不叮嘱阿姨的爱人,“她回来,马上跟我联系!”
阿姨回来时,已近晚上6时。“她根本没意识到居家隔离的意义。”张林严肃地跟阿姨解释为什么不能出门,并告知她千万不能再出去。终于,阿姨明白,自己的一个举动给大家带来多大的麻烦,她有些惭愧,连连说“对不起”。
这样的故事在社区有很多,琐碎,但真实。张林说,工作5年来,这是他最忙的时期。包括他在内,青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所有医务人员都24小时待命。到目前,由中心负责的医学观察人员累计已达400多人。“工作随着返沪人员的增加而加重,但社区是防控第一道关,把好这道关非常重要,不敢有任何松懈。”
“谁说医生只会看病?特殊时期,人家都躲着我们,但非亲非故的医生给了我们最需要的帮助。”王老伯和老伴已经解除隔离,但他们说会永远记得2020年初这个不太冷的冬天,疫情打乱了他们的生活,是张医生带来最及时的帮助。
28岁的张林,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家门口的社区当医生,平时他辅助全科医生,当好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如今,他说自己更要发挥作用,当好疫情防控的守门人。本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