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他的《骡子》 疫病中的人与自然 此刻,让美物抵心 什么是文学的正能量? 家就是破晓的那道光 生命是脆弱的,浪费是可耻的
第22/23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20-03-08

此刻,让美物抵心

◆徐明松

庚子年的开始,窗外的街,静谧而寂寥。坐在沙发里,悠悠地读着那本赤木明登的《美物抵心》,文字极素朴,连篇名都那样淡淡的,没有娇饰的味道。从可口的美食,到柔和温暖的织物,还有似乎越过千百年烟尘而来的拙朴的陶器,一切都是日常之物,在娓娓道来的文字里,在氤氲洇化的图像里,感受着“美物抵心”的那份心灵脉动。

日前,小友朱應发来她的书画作品和文字,多是她关于二十四节气的书画小作和她孜孜矻矻做着节气小食的心情叙事:立春的名糕和八宝、清明的青团、秋分的青豆、立冬的芝麻糖等等,她翻古书,寻典故,用最正宗的食材,最传统的古法手作,细致入微,一一还原。她还将小诗、字、词、书法和画融进了她亲手设计的小食的包装里,那么妥帖那么婉约。

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9年的西汉年间有一部巨著——《淮南子》,其中的“时则训”已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沿用至今,它已然是中国人生活节律乃至生命经验的一部指南,天人合一之道,皆存于其中。如此丰赡如此绵远的典籍,一个江南女子以归于日常的平和去诠解和演绎,不激不厉。朱應真诚寻觅节气里美好的物事,用生活家美学态度的再造,传递着悠悠的书卷气。这或许就是美物抵心、诗书传家的真意吧。抑或当年丰子恺所谓的人生艺术化就是她的精神冥想。

朱應的作为非常朴素,将美好的事物归于日常。这是她对当下社会现实的一种因应。今天,一个消费主义泛滥的时代,一个网络世界的虚拟的社群关系让我们不断流失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物之间那种微妙而生动的关系。我们伤逝了时间连绵不绝的秩序和美感,我们也无以分享那种贯彻于自我与他人从身体到灵魂的生命经验。前文提及的《美物抵心》的护封上有一句话:究竟什么是美物?我们为什么一直做下去?赤木明登这样回答:“无论是对人还是对物,如果能维系出一种舒心自在的关系,自然而然地就能从中生出美来。”(《看不见却能感觉到的东西》)在我看来,朱應有意无意间通过自己的日常修为和美学理念建构一种“过日脚”的秩序,不惊不乍,她依托的还是老祖宗的二十四节气。归于日常,让素朴的身体与素朴的灵魂于素朴的物事之间融会贯通。

如策展人建君女士所言,这个有关日常与美物的展览,以书画、影像、实物、装置等手段,以承传二千年的二十四节气为时间轴,将顺应和契合时令节气的十二小食,辅以反映世事与日常的先贤哲言及书画作品立体展陈。展览演绎并折射出传统人文价值与伦理社会强大的内聚力,同时也揭示和彰显了传统文化的当代呈现所包孕的在地性意义。

无论如何,在图像化泛滥和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在全球暖化、宗教冲突、战争频仍的世界上,海德格尔所期许的“诗意的栖居”永远是我们共同的梦想。《易经》有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不违悖自然秩序,秉持人文关怀。

这是个芳草无情的春日。然而料峭的春寒终将过去,四时之序,信可期也!

面向春天,我们祈福。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