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复产复市进行中。从多个消费报告可以看出,报复性消费已初露端倪。疫情期间,拼多多、小红书、饿了么等上海互联网企业推出的多项举措,在促进消费方面成效显著。更难得的是,有些被“逼”出来的新招或将成为企业未来的制胜法宝。
市长县长直播助农
宅家有宅家的需求,复工有复工的“购物车”。拼多多对平台消费数据尤其是三线以上复工密集城市的消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白领复工10大热销商品”榜单。其中,既有口罩及相关衍生品,又有自热饭盒、眼影盘等吃用相关商品。不少长期宅家的消费者即将面对久违的同事,因此美妆、潮鞋服饰等商品也迎来爆发式热销。
一直以来,拼多多主张以“性价比”为核心的新消费。为刺激消费,拼多多2月27日至29日举办了为期三天的“百亿补贴节”,第一天App首页入口活跃用户数就超过了1.1亿,多款大牌商品“上线即秒光”,如一款补贴后的名牌口红,12个小时售出2万多件。中国消费内需市场的深度和韧度由此可见一斑。随着全面复工到来,消费将会进一步反弹,而品质优良、性价比高的商品将成为新的消费爆发点。
一些为疫情量身定做的新举措,有意无意打开了商家的新视野。比如,为帮农民卖菜,拼多多2月10日上线“抗疫助农”专区,截至3月6日12时的成交订单达760万单,售出滞销农产品近8000万斤。
以往直播带货,更多的是“李佳琦”们。而拼多多试行的“市长县长直播助农”,效果与网红相比毫不逊色。3月4日晚8时,江西寻乌县县长杨永飞走进拼多多和央视新闻直播间,给当地农民黄洪林的店铺当起了“临时主播”,为寻乌百香果代言。半小时内,直播间就涌进100多万消费者,央视新闻全网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更是超过了1000万人次。当天店铺即卖出5万多斤百香果和脐橙。现在,更多市长、县长都表示愿意“直播带货”,因为他们看到了这种方式省去中间环节、直接触达消费者的好处。
线上种草线下拔草
另一家互联网企业小红书提供的消费场景是“线上种草、线下拔草”。很受年轻人喜爱的小红书生活方式平台,目前月活用户超过1亿。在全民宅家抗疫期间,小红书通过美食、运动健身、文化娱乐、医疗健康等话题运营,带动相关领域内容快速增长。这些笔记既为宅家生活提供了乐趣和指引,也帮助品牌突破区域和已有用户,发现了新的消费驱动力。
刚入驻小红书加入直播公测的连锁火锅品牌捞王,直播内容是“生活味”十足的教你做菜。这样的形式成为餐饮企业除临时转型外卖、半成品销售、食材销售外的另一种自救方式。众多小红书用户围观直播后感慨:“原来捞王的大厨是这样做菜的”,并表示“等疫情结束,一定要去捞王吃一顿”,也有用户喊话捞王:“何时来我的城市开店?”
对线下品牌来说,疫情期间带动线上销售的短期止损,可以视作良性的、有效的止损措施。而如何更好地为疫情后的消费服务,才是根本的解决方案。小红书在消费决策社区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典型的“线上种草、线下拔草”链条,在“种草平台”深入人心的前提下,大量“拔草”的过程往往在用户日常生活中完成。
截至2020年2月,小红书上有超过95万条“探店”分类下的笔记,在社区平台中形成了独有的特色。数据显示,1月底以来小红书站内美食搜索DAU上涨了近3倍。美食、文化娱乐、运动健身、医疗健康和教育,成为小红书社区内新增发布量最多的品类。在疫情影响下,美妆排名来到这五个品类之后,颠覆了不少人的印象。同时,总数据不降反升,表明小红书以“多品类生活方式社区”的形象落地,已经到了新的阶段。
外卖大增配套专供
春天到了,火锅、奶茶、烤肉……一家家美食店重新在饿了么上“生根发芽”。按捺不住的吃货纷纷开启报复性消费模式:从2月10日复工开始,第一周,上海人在饿了么消费了16万单奶茶;到第四周,这个数字变成了33万单,其中一名用户一次性下单了77杯奶茶。城市复苏,每天喝一杯奶茶的标配工作生活又回来了。
数据显示,饿了么订单量最高的除了一点点奶茶还有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和小杨生煎。“老面孔”之外,这个春天还“涌现”了各式各样的新店铺:优雅精致的西餐厅光与盐、火辣刺激的火锅店哥老官、文艺书店言几又……复工第四周,上海外卖商户数(开始营业的商户)环比提高了41.5%,仅上周上海累计有2.3万家复工,新增5049家。
2月10日开始的4周,饿了么上海外卖订单节节攀升。上海这个全国外卖销量最高的城市,整个2月的外卖都保持着匀速增长,从侧面反映出阿拉已按下复工复产“加速键”。
除了这些喜人的数据,新模式诞生也让外卖消费有了新选择。为让复工的员工吃得更安全,漕河泾开发区联手饿了么打造园区专享全程无接触送餐服务,于2月9日上线。企业员工通过自主研发的园区服务移动端应用“漕河泾life”App下单,商家配餐后将外卖放在指定区域,区域配送员分餐外送,配送员与客户之间通过固定位置放餐取餐。这样的话,客户与商家、商家与配送员、配送员与客户之间全程无接触。疫情过后,“无接触”或许不再是必须的,但这种模式有望转为“园区专供外卖”,成为配套提供餐饮服务的新模式。本报记者 金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