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上海昨新增2例输入型病例 阶段性降低企业用电用气成本 境外输入病例医疗费用谁付? 戴着口罩照样正常生活 一个模板+专属方案做好防控“闭环”终点
第2版:要闻 2020-03-16
沪上最大国际社区之一的碧云社区,有啥抗疫神器?

一个模板+专属方案做好防控“闭环”终点

一名碧云社区的外籍居民正在小区入口处接受测温本报记者徐程摄

今天上午,在浦东金桥的一个小区门口,全新的“来沪返沪人员登记处”指引牌上,7种语言让境外返沪的人员一目了然,轻松了解如何防疫。在境外疫情输入的压力下,如何做好“闭环”的终点?记者实地走访了上海最大的国际社区之一——浦东金桥镇碧云社区,探寻其抗疫“神器”。

一个模板“统一手势”

“有境外返沪人员35分钟后到小区!”“放心,我这里马上安排人员接应。”昨天下午4时,记者正在现场采访,碧云社区第一居民区书记沈佳青接到了一通电话。原来,有4名从美国回来的国际学校外籍教师即将到达。放下电话,沈佳青马上将任务“派单”给了待命的社工。社工迅速出发,提早到小区门口等待接应。

在小区入口处,多国语言的“来沪返沪人员登记处”指引牌十分醒目;之后,测量体温、登记信息、填相关表格、预约疾控人员上门……金桥镇其他小区也是“统一手势”,有条不紊地展开疫情防控。

作为上海最大的国际化社区之一,据初步统计,金桥镇常住外籍人士共有3534人,离沪人员中还有将近一半尚未返沪。面对巨大的境外疫情输入压力,从3月3日起,金桥镇研究制定相关防控方案和采取有效措施。

以碧云花园1期为试点,加强入口管理,在小区门口设置多国语言的“来沪返沪人员登记处”指引牌、随申码、健康提示卡、防疫宣传版面、快递外卖存放处等。如今,指引牌、健康提示卡等已经从最初的中英双语“1.0版”,升级到5国语言的“2.0版”,今天则“三级跳”到7种语言的“3.0”版,可以提供给至少8国返沪人员。

据了解,碧云社区首创的入口管理模式的“一个模板”,已经向全市推广。

一个暖心包两次“爱心call”

“您好,一路上辛苦了,欢迎回家!”最近,在碧云社区,返沪后居家隔离的居民在得到温馨问候的同时,还会收到一份“暖心包”,里面包括:1张温馨提示卡、1瓶消毒液、2个口罩。同时,需居家隔离的外籍居民,每天还会收到由外语志愿者拨打的两次温馨关怀“爱心call”,早上一次、下午一次,友情询问:“身体感觉还好吗?体温多少度?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即使没有回到社区隔离的返沪人员,仍然得到社区的关心和牵挂。昨天,记者来到碧云社区采访时,居委干部正风尘仆仆从一个集中隔离点回来。原来,前天晚上7时多,美国男子Richard从浦东机场返沪,由于其居住的金桥住所是酒店式公寓,不符合居家隔离的条件,被送往集中隔离点,但社区干部还是很关心他,询问他有什么需求。

第二天一大早,Richard给居委干部打来电话,表示因为公司业务繁忙,需要电脑等物品,能否帮忙送到集中隔离点。在征得Richard本人的同意下,居委干部到物业处拿来钥匙进房间帮他取物品,但同时打开微信视频,让他可以实时看到取物品的情况。最后,不但帮他送去了他需要的电脑、音箱,还为他送去了绿茶、柑橘、雪梨、香蕉、苹果、黄瓜等食品,让他感动不已。

一支应急队伍一份专属方案

“这几天,从境外返沪的人特别多,有时候一天就有二十多人。”金桥镇副镇长吉紫茵告诉记者。针对外籍人员集聚的碧云地区,金桥镇在制定全镇应急方案的同时,还量身定制了“碧云版”的专属方案,成立了关爱行动组。

金桥镇为此专门组建了疫情防控应急值守工作组,集结各机关事业单位同志,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今天还会增加7个人。”

记者了解到,这支应急队伍“叫得应”“应得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此前通过“四区”(社区、园区、街区、校区)联动全覆盖、做好排查工作、不留空白点。

比如,文章开头即将返回小区的外籍教师,之前,社工已和国际学校、居住小区物业沟通并联系上本人。“等他们回来时,一切已经准备就绪,外国人也对中国的防疫措施提早了解,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细心、贴心、暖心、真心的“四心”服务获得了居民、特别是外籍居民的感动支持。有韩国来沪的居家隔离对象,主动对社工说:“需要翻译志愿者,尽管对我说!”

本报记者 宋宁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