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 宋宁华)科创引领,“硬核”浦东将率先实现“科创-产业大循环”。昨天,浦东新区举办全力推动浦东科技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发布《浦东新区促进重点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到2025年,将培育形成六个“千亿级”规模的硬核产业集群。
多项措施
聚焦能级提升和空间优化
记者在浦东新区产业能级倍增行动方案中看到,到2025年,将培育形成六个“千亿级”规模的硬核产业集群,针对重点优势产业成果转化、产业链协同、示范应用推广方面分别给予政策支持。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方案立足助力企业主体,从推动产业能级提升、空间优化利用等方面提出了9条“干货”举措。其中主要包括:
■集聚优质产业创新资源 对新引进的产业生态塑造能力强的领军企业、平台型企业、创新型企业、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等优质产业创新项目落地给予奖励。鼓励研发中心成为结算中心,对研发中心经济贡献达到一定规模的,给予核心人才奖励。
■鼓励企业加大投资力度 对新增的重点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在项目完成后按固定资产投资额给予企业奖励。
■支持创新成果产业化 鼓励生物医药企业产业化成果落地,对一类新药、二类新药、首次仿制药获批上市,或三类医疗器械、三类体外诊断试剂获批上市的企业给予奖励。鼓励药品生产企业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此外,还支持示范推广应用,鼓励高端集成电路产品、5G核心设备及配套产品、基于5G网络的创新产品应用销售等。
科创体系
将建成10个大科学设施
科技创新和产业集群,将成为浦东经济腾飞的“两翼”。为促进高质量发展,浦东在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区功能优势倍增和现代化产业集群方面分别确立了整体目标和布局。记者看到,科创体系制定了一个个“小目标”,汇聚为多项倍增计划,其中主要包括:
■科学发现功能倍增 把准世界科技前沿新方向,聚焦“从0到1”,在光子科学、量子科学、脑与类脑科学、结构生物学、天体物理等领域,争取产生重大的科学发现。
■科创策源功能倍增 到2025年,建成10个大科学设施,形成世界一流大科学设施群,张江科学城打造成为全球综合能力最强的先进光子科学中心。
■创新主体功能倍增 推动研究性机构、创新型企业、各类人才集聚,到2025年建设1家国家实验室,布局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和高能级科研院所,汇聚大批创新型人才。
■创新转化功能倍增 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浦东模式,到2025年市级以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数量达到250个,每万人发明专利数量达到150个。
■产创融合功能倍增 协同推动当前硬核产业发展和未来新产业培育,到2025年,争取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00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含培育)1000家。
浦东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到2025年,力争把浦东建设成为全球范围内科技创新资源最集聚、创新转化机制最灵活、创新创业生态最活跃、科创产业融合最紧密的地区,打造“科创引领,硬核浦东”品牌,率先实现“科创-产业大循环”,让科技成为经济创新发展的“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