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1日 星期二
31个省区市新增54例(均为境外输入) 上海昨日新增境外输入17例 今起所有入境来沪人员一律集中隔离观察14天 武汉由高风险区降为中风险区 全力以“复”促进消费 “国际会展之都”建设落下关键一子
第2版:要闻 2020-03-28

全力以“复”促进消费

方翔

随着上海调低疫情防控等级,越来越多的市民趁着这春暖花开的季节,到花鸟市场为自己选购各种时令花卉和绿色植物。在市中心的一家花鸟市场里,桃花、海棠、石榴,以及各种多肉植物小盆景更是成了大家争相购买的品种。“好久没有来这里选花了。春天到了,过来买点儿花和植物装扮家里,心情也会好很多。”白领李小姐说。

不仅是在花鸟市场,来自盒马的数据显示,近期人们的鲜花需求出现了急速上升,像桃花、郁金香在上海区域一天就能卖出上万株,相比春节期间的销量增长达到了431%,而此前大受欢迎的方便面,销量则下跌了51%。从叮咚买菜提供的数据来看,像明前螺蛳、四川等地来的红香椿和蚕豆等春季鲜品大受欢迎,每日主推单品的销量达近10倍的增长。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我们离回到熟悉生活的目标越来越近,前期被抑制的消费需求也释放出巨大潜力。不仅是在线上,线下的消费也出现了明显回暖,据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能耗监测中心平台大数据分析工程师吴蔚沁博士介绍,2号线沿线商业(中山公园至南京东路)复工第2周较第1周能耗增长50%,到了复工第6周,较第1周增长了100%,去掉空调耗能的因素,复工第6周已经恢复到节前八成左右。

这种被抑制的消费的释放,在经济学中也被称为“补偿性消费”,指的是一些消费行为并不是由客观消费需求引发,而是为了弥补某种心理缺失等。人们在线上和线下的消费行为,实际上就是要把因为疫情不能吃、不能买、不能玩的缺失补回来,这也势必会带动相关行业需求的反弹。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如果复工复产不能跟上的话,消费能力和消费预期也会随之改变,要让“补偿性消费”变成“持续性消费”,就像朋友圈常说的一句话,“钱有时并不是花掉的,而是换了一种方式在陪你”,这就需要让老百姓改善消费能力和预期,加快推动复工复产,做到能开尽开、应复尽复,确保广大的工薪族、农民工、小微创业者等群体有事干、有钱挣、有盼头。

在居民“愿消费”的前提下,政府部门则在“能消费”和“敢消费”方面多措并举,像上海已经在做的通过线上线下推出安心餐厅、为消费者营造“安心堂吃,用餐无忧”氛围等措施,将进一步促进消费潜力释放,推动市场消费尽快得到回补。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