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月红在徐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照本报记者徐程摄
或许,在嘉定某处集中隔离点待过的人们都还记得,前台有一位声音沙哑的工作人员,虽然看不清模样,但她的温柔耐心让人如沐春风。她就是嘉定区徐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顾月红,曾任一处集中隔离点负责人。
“这里只有客人,没有病人;只有客房,没有病房。”在隔离点,顾月红是医生、是心理师、是总指挥,同时也当起了搬运工、送餐工、清洁工。这位“90后”身兼数职,用细心为隔离点“护航”。
元宵节主动请缨
2月8日凌晨3时,正在朱桥收费站道口执勤的顾月红得知,徐行要开设集中隔离点,需要紧急抽调9名医护人员组成医疗队。“让我去吧!”还拿着额温枪的她二话不说,主动报名。这一天是元宵节,而第二天,就是她的生日。
回到家中,顾月红简单和家人说了这件事,母亲沉默了,过了会儿说:“你去吧,妈妈不会拖你后腿的。”
当天上午赶到隔离点,顾月红忙着查看清洁区、污染区、消防通道,接受疾控培训,确认流程……这是她第一次学习穿脱二级防护服。严格繁琐的消杀步骤,前所未有的经历,顾月红心里难免有些许紧张。
中午回家,简单拿了两身换洗衣物和日常用品,顾月红独自一人开车来到隔离点,半路上忍不住偷偷哭了。“报名时候没太多想法,只想着防疫需要我就应该去。作为责任人,除了自己的安全外,还要对隔离对象、对工作人员负责,当时压力很大。”然而,负面情绪只是一瞬,紧接而来的高强度工作,让她立刻进入角色,心情反而平静下来。连行李箱都没打开,顾月红已经投身于忙碌的工作。
有需求我们帮你
这处隔离点,从协调筹备到正式启用,仅仅用了一天时间。组建当晚,就入住了32名隔离对象。消毒、信息统计、健康宣教、心理疏导、后勤保障……方方面面都需要操心,顾月红常常亲自上阵。
第一天入住的隔离对象中,年龄最小的3岁,而最大的70岁,这位老人还患胰腺炎,需要细心照护,辅以半流质等特殊饮食。
“胰腺炎就是需要控制饮食,让胰腺休息一下,再慢慢恢复功能。你在家未必能严格做到,请放心,在这里我会帮助你控制病情的。等隔离期结束了,回家的时候,你的胰腺炎说不定也好了。”担心老人产生逆反情绪,顾月红每天至少会与患胰腺炎的隔离者进行两次以上的电话交流。
虽然每天24小时宾馆前台都有志愿者,但顾月红还是会与隔离人员打电话,了解他们的身体精神状态及睡眠情况,给予精神鼓励。“你安心在这住着,其他的需求我们帮你。”这是顾月红对隔离人员最常说的一句话。
记住了你们的温暖
和居家隔离条件不一样,隔离点的消毒防护要求更专业、更规范、更细致。由于消毒剂过敏,顾月红进入隔离点的第二天,面部、身上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红色皮疹,声音也沙哑了。考虑到吃抗过敏药白天会出现困倦、嗜睡,为了不影响工作效率与状态,她强忍着皮肤瘙痒,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每天都要忙到凌晨0时以后,守着交接班工作人员穿戴好防护服、护目镜、医用手套和口罩,她才肯进房间休息一会儿。而到了第二天清晨5时半,顾月红忙碌的身影又出现在大家面前。
2月24日,顾月红清楚地记得,这一天阳光明媚。最后一位观察者姜阿姨解除隔离。“虽然你们穿着防护服,不知道你们是谁,但我记住了你们的温暖。”姜阿姨特意打前台电话给顾月红,对她和医务人员表示感谢。至此,顾月红负责的隔离点一共接收47名观察者,圆满完成任务。
“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如果重来一次,我还是会做出这个选择。”前不久,单位正在招募第二批应急队员,以备不时之需,顾月红又报了名。 本报记者 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