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承
“扫除道”是日本企业家健山秀三郎先生创造的一种社会活动,其意是通过清洁打扫工作,既能清洁环境,又能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把清洁打扫的过程称为“道”,亦即有修身养性的自我修炼作用,像“茶道”“花道”“剑道”“弓道”一样,当然也包含了人生哲理。
健山秀三郎生于1933年,1961年开始,他通过每天认真打扫厕所等场所的清洁工作,慢慢地摸索出一套经验和感想,推而广之,提出“扫除道”这样的称呼。
他进行的清洁扫除工作,开始时默默无闻,每天埋头打扫公司里最肮脏的角落。十年以后,有一两个员工帮助他一起义务清扫;二十年以后,感动着员工们,大部分都自觉来参加清洁扫除工作。此后,外单位人员也来参加;三十年以后,日本各地都成立“扫除学习会”,随之,成立了“美化日本会”。
他们清洁大扫除前,要穿上工作服,袖口扎紧,戴上橡皮手套。接着又要使用一套工具,包括1-2副有几种规格的橡皮手套,几把大小不一、软硬度不一的刷子,有毛刷,有钢丝刷。最小的刷子比牙刷还要细,可以在细缝中擦洗,还有几种塑胶海绵、钢丝球、不同品牌作用的洗洁液、几把不同大小尺寸的金属钩子、小耙子,还有几块不同颜色的揩布,表示用于不同场合。乍看上去,有了这些工具,就俨然是标准的工匠,使人有跃跃欲试之心了。如果是生手,在操作前还要做简短的培训,专门上课说明,兼作示范操作。说明先用什么工具、后用什么工具,按部就班。例如要用抹布揩桌面时,绝不能拿上手,就像画花一样无序地来回揩,必须按一定规则揩下去,不重复,不漏揩。一块抹布,一折三次,有十六面,每面只揩一次,然后再翻过来揩下一面,反复折叠,使用十六次(揩十六面)。
在扫除过程中,如打扫厕所,不怕脏、不怕臭、不怕累,还要认真、仔细、不马虎。做到全身心投入,养成自己有耐心、不甘寂寞、不要烦躁,培养自己坚韧、仔细认真、专心致志的定力。亲身参加扫除道,肯做小事,简单事,普通事,不好高骛远,不眼高手低,训练自己手-眼-心联动,达到心平气和,顺其自然的意境,这就是把清洁扫除这一平凡事化成修身养性的功能了。
2019年8月,我和心修心理咨询公司的小罗二人到日本滋贺县去体验自然疗法。其中一个内容,就是参加“扫除道”活动的体验。
当天上午,由日本“扫除道”成员西川女士来指导我们。我负责厨房操作台上的上上下下,小罗负责清扫厕所。我平时在家,打扫厨房操作台是由妻子做的,我只是做做助手,饭后洗碗筷锅子等,但仔细清扫,包括清扫水槽,污水槽等,倒未曾有。既然今天是学习体验的,我应该认真进行。我反复打扫几遍,做了后还微微出汗,不知不觉倒也很顺利结束。看看自己的成绩,也很自我得意,十分欣赏。
再去看了小罗,她打扫厕所,很认真。她曾在国内时参加到扬州的“扫除道”活动,所以做起来十分自然,有板有眼,全身心投入,把厕所各种设备都擦洗过,洁净明亮。
结束后一起收拾用具。把所有工具放到室外的草地上,整齐排列,晒太阳。我们则坐下来,围着桌子,喝咖啡、茶水,谈谈自己感想。小西女士说,这是一次练习,以后希望再来参加。交谈中,大家都很愉快,放松。
想想这样的清洁工作,过去我经常参加的。在每周四上午,都参加所在部门的大扫除,分工包干,习以为常,当时没有什么特别感受。这次体验,要把平凡的工作转化成不平凡的事来做,像一个专业匠人的样子,心平气和、全身心地去投入参与,这倒的确很有感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