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5日 星期日
书法 七绝四首·乡吟草(续) 春雨醉院花 腕下真羊 漫步在抗疫古城埃维拉 白自白兮青自青
第20版:夜光杯 2020-04-02

漫步在抗疫古城埃维拉

王琪森

我们是在夕阳西下的时分,到达葡萄牙的著名古城埃维拉的。那玫瑰色的斜阳不仅为整个山城抹上了一层瑰丽酣畅的油彩,而且把那些顺山而建的旧宫老院,勾勒得凹凸有致,轮廓分明。

沿着山坡前行,这座被联合国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中世纪古城,可谓是一步一景,那些用花岗岩修建的宫殿,雕刻的精美、高墙的雄伟,依然展示着昔日的奢华。这里的民居也大都是百年老屋,红顶花砖,铸铁构架,窗拥鲜花,别有一种雍容古朴之气。而那些中世纪至今的修道院,建筑风格相当独特,外观结构是哥特式的,但其装饰手法又是巴洛克式的,因而肃穆中见典雅。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诗句,那么这里的每一幢建筑都蕴含着叙事的情致,让人领略了岁月的记忆与时光的从容。

在山顶一个开阔的广场上,只见一座古罗马的神庙遗迹屹立在残阳中,弥散出一种苍莽古穆、扑朔迷离的氛围,虽然已是断壁残垣,砖碎石裂的废墟,但那尚存的高高的廊柱,大理石横梁上考究的雕饰,高耸厚实的台基,彰显出旧时的历史氛围,无言地诠释着当年的曾经往事,至今令人感到震撼,由此述说着这座古城那些难忘的前世今生与沧桑变幻。

在驴友心目中,埃维拉最出名的也许要算是城中的人骨教堂了,这座融合着哥特式、曼努埃尔式及巴洛克式风格的圣殿,始建于1480年,直至三十年后的1510年建成。十四世纪欧洲流行的黑死病,使这座小城成千上万的人丧生,人们在抗疫之后萌发了一个理念,既尊崇“生”,也尊重“死”,那还不如把这么多的人骨安置在最靠近上帝的地方——教堂。因此,进入教堂西厅,从墙壁到柱子等都是由人骨及头颅叠起,共有五千多具。特别是梁柱与屋顶之间的连接,还用头颅作装饰点缀,在黄色的灯光映照下,这些人骨泛出柔和的光泽,给人以生者珍重,逝者安详的启迪。由此也衍生出了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思考,给人以应该如何重视抗疫的警示。

早在罗马人未来到之前,埃维拉已是卢西塔尼亚的文明中心。随着罗马人的统治建立,当时这里就成为古代繁荣的名城:“里维拉利达斯·茹利奥”。在如今的古罗马神庙广场上,竖有一座国王的青铜胸像,他深沉的目光似乎依然关注着历史的云烟。由于不同时代的交替,在埃维拉沉淀了各种不同的人文建筑。站在广场的最高处俯瞰整个埃维拉呈放射状的城市建筑,有古罗马的华贵大气,穆斯林式的凝重端庄,哥特式的精湛旖旎,摩尔式的典雅婉约等,宛如一座历代建筑的博物馆。相当壮观。直至十九世纪后半期,随着耶稣会的被解散,埃维拉开始了衰弱期,仿佛沉睡似的隐藏于阿连特茹山区。也许正是这种遗忘与出局,使其受到了密封式的保护,为历史保存了一个原汁原味的古城标本,让人们瞻望与缅怀。

漫步在抗疫古城埃维拉的街区,小巷幽幽,庭院深深,两边的高墙把天空挤成一线。狭窄的路面均是用小碎石块铺成,犹如上海旧时的“弹硌路”。据说当年这些路面的宽度是以一人骑马通过为限,因而在那么悠长的岁月里,随着马蹄的敲击及行人的脚步,碎石路面已是被打磨得如玉石般光洁润泽,折射出浓厚的人文底蕴和温婉的古城诗韵。

在这样的弹硌路上慢慢地行走,不时有簇簇鲜花从院墙内探出,把缤纷的笑脸绽开在小巷深处,令人尽感岁月的静好,现世的安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