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翌晟)《咬文嚼字》杂志创始人、前主编郝铭鉴昨日去世,享年76岁。1995年1月创刊的《咬文嚼字》杂志,让主编郝铭鉴成为读者十分熟悉的出版人和捍卫语言文字纯洁性的专家。谈及这本小刊物的缘起,郝铭鉴曾说,“刊物虽小,但语文规范化‘兹事体大’。它不仅关系到信息传递的质量,关系到城市的文明程度,而且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我想,这应该成为我们办刊的立足点。我们办的是小丛刊,但需要的是大眼光。”
郝铭鉴,江苏建湖人,生于1944年,语言学家、出版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66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1968年分配到上海人民出版社历史编辑室,1978年调上海文艺出版社文艺理论编辑室,先后任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副社长、上海文化出版社总编辑,兼任《咬文嚼字》主编、《编辑学刊》主编等职;曾任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上海编辑学会、上海语文协会副会长。
《咬文嚼字》曾经“咬”过以王蒙为首的12位作家,当时12个作家中有10个公开表态支持;“咬”过北京、天津等12个大城市,为城市“洗脸”;“咬”过包括《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在内的12家大报;“咬”过包括赵忠祥《岁月随想》在内的12本明星书,还曾为广告纠错。郝铭鉴还在《咬文嚼字》上开出“向我开炮”专栏,只要读者说得对,刊物就改正。
如今,《咬文嚼字》编辑部在每年年底公布的十大流行语榜单也成为标志性活动。“流行、创新、文明”是这一评选的三大原则。郝铭鉴对汉字充满了敬畏,但积极拥抱新生潮流,同时也警惕社会语文生态的粗鄙化。
30年前,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王为松面临大学毕业,想去《文化与生活》杂志工作,他直接跑到了绍兴路54号三楼,那是他第一次见到郝铭鉴。“我写了一篇采访纪实稿子,改了两遍,还是没有用上,但是郝老师让我参加了杂志组织的名家座谈会。”王为松回忆。
多年前,记者曾经与郝铭鉴一起制作了以“如何减少杂志上的错别字”为题的电台讨论节目,节目时长只有15分钟,但是郝老师准备的文本资料装满了手提包。
2018年12月,郝铭鉴参加思南书局快闪店活动,他说,一个现代人,他的修养表现在非常优雅地运用我们的母语,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咬文嚼字代表的是大家写文章时字斟句酌、严谨治学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