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2日 星期三
空气压差 关住室内病毒高效过滤 避免污染外部 科技战“疫”不应是一时之战
第9版:科创上海 2020-04-03
著名病毒学家闻玉梅院士解析冠状病毒的研究方向

科技战“疫”不应是一时之战

闻玉梅院士出席上海市疫情防控发布会采访对象供图

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唯有科学技术!科学,不仅仅是打赢眼下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支撑,不仅仅是做好与病原体、传染病“打持久战”的必要准备,更是世界各国部署未来研究方向、监测重点与疾控体系应有的态度。

中国此次战“疫”尚未取得最终胜利,世界的COVID-19之战已全面“打响”,未来还会有下一个突然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吗?上海市科协与新民晚报社联合主办的新民科学咖啡馆,继续推出抗疫特别版,特邀著名病毒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闻玉梅,为您解析冠状病毒的下一步研究方向。“希望不远的将来,我们可以像对流感病毒一样,实现对冠状病毒的长期追踪与研究、治疗、预防。”闻院士如是寄语。

本期新民科学咖啡馆,获得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的大力支持。

病毒愈是“低调”科学家愈要追踪

形似花冠的冠状病毒究竟是何路数,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突袭”人类社会并造成重创?闻玉梅院士告诉记者,冠状病毒是“个头”最大的RNA病毒,其基因组大小(30kb)是乙肝病毒的十倍,其中少数是有编码的功能蛋白,多数是非编码的调控蛋白。“虽然不同种类的冠状病毒还有些不一样,但对冠状病毒的基本结构,我们是清楚的。”闻玉梅介绍说,冠状病毒与流感病毒都是RNA病毒“家族”的一员。不过,冠状病毒是单链RNA,不似流感病毒的片段式,后者更易发生季节性突变。

然而,冠状病毒绝非等闲之辈,别看它大多数时候“行事低调”,可一旦“重拳出击”便会导致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从SARS至今的十几年里,冠状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症状很轻,就像感冒一样,直到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暴发,其致病性是慢慢累积起来的,是一种渐进的改变和潜在的流行。”闻玉梅表示,愈是如此,愈是需要在平时就对冠状病毒开展长期跟踪分析。“比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学教授袁国勇领衔的新发传染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便做了很多不错的工作,他们曾追踪到一个在有限群体内发生的儿童群集性病毒性肺炎。此类研究应该受到更普遍的重视,我们内地也应有所考虑,关注散发的冠状病毒病例。”

追踪冠状病毒

不仅仅要追踪人类患者

“冠状病毒还有一个重要特性,在人与动物中都能致病,而且在动物中有大量的感染与携带。所以,加强对冠状病毒的研究,不仅要追踪人类患者,而且要追踪动物病例,需要加强人医与兽医的合作沟通。”闻玉梅指出,很多病原体感染引起的疾病是人畜共患的、是跨物种的,亟待打通行业壁垒,共享病原体信息数据。

冠状病毒属于平时无声息、流行时方被关注的病毒。闻玉梅建议,在我国已建立前哨医院及病原体监测站/网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冠状病毒,在兽医、人医等领域设立对冠状病毒的实时检测及分析。“我们尚无法预测一种传染病的新发与再发,科学上并不存在一个标记物似的判断标准。所以,更要加强对病毒的追踪、监测与预警,就像我们现在对流感一样。”闻玉梅坦言。

病毒学与免疫学还有很多问题待解

新型冠状病毒不断肆虐的同时,科学界也在全力加速与病毒赛跑。闻玉梅院士认为,在病毒学与免疫学两个学科领域,还有很多基础研究有待推进。“我们研究病毒,仅仅关注病毒的基因组是不够的,还要加强致病性和传播性的研究。”比如,众所周知,病毒在不同的环境中、不同的传播介质中,存活率与传播性都是不一样的。那么,可否就此对新冠病毒开展定量测定?又比如,在不同的人体器官中,新冠病毒的复制水平具体如何?

免疫力相对低下的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死亡率较高。但我们是否掌握,新冠病毒对免疫系统究竟做了什么?一个外国大数据科学团队近期发表的一篇文章,引起了闻院士的关注。面对基因同源性超过80%的SARS和COVID-19,大数据显示,免疫系统的T细胞的表位(又叫抗原决定基)竟然只有20%的相同性。“人体对冠状病毒的免疫反应很有必要好好研究,尤其要加强交叉学科的研究。”闻玉梅说。

保持科学思维

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的改善,曾有一种观点错误地以为,我们已经没有传染病之虞了,现在的主要医学难题是慢性病。“现实是最好的教训。”闻玉梅深信,人类与病毒之间是一场长期的、永恒的战争。“我们无法消灭病毒,唯有想方设法预防、治疗、对付病毒。我们和病毒之间其实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人类基因组里便有病毒片段,这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闻院士常常告诫学生,做科研应该有近期和远期的目标,既能解决当前问题,又有长远的意义。不要一哄而上,满足于肤浅的研究!

闻院士建议,加强微生物学、免疫学、传染病学和预防医学的研究,要持之以恒,国家在战略部署上应有选择性有计划地给予长远支持。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一定要把财力和人力花在刀刃上,科研人员要做好多年未必发得了大文章的“冷板凳”准备。“一切都要把人民的健康放在首要位置。”闻玉梅如是说。

本报记者 董纯蕾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