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9日 星期四
此前确诊法航飞行员已出院 上海昨天新增境外输入3例 为师生筑牢安全屏障 融资便利了,“小微”加油干 51个日夜,他们最晚一批撤离
第3版:要闻 2020-04-10

融资便利了,“小微”加油干

姚丽萍

疫情之下,复工复产复市,强经济、保民生、增信心,申城铆足了劲,努力跑出发展“加速度”。

今天上午,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非常时期,这部地方立法之于申城经济民生,好比一场及时雨。

开门七件事,没一样不花钱。开办企业也一样,融资,就是生存发展大前提。优化营商环境,要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活下去、活得好,先把融资的事理理清楚。

中小微企业从银行贷款不容易,为啥?就是因为“小微”,家底不够,要是银行放了贷,企业经营不善倒闭了,找谁去要钱呢?干脆不贷,省得麻烦。这样银行好像省事了,社会经济麻烦却大了。谁都知道,“小微”虽小,却是蚂蚁雄兵,占着全社会就业岗位的半壁江山,“小微”有活力,第三产业大量就业人口才有活儿可干。所以,经济要有活力,就得先让“小微”活。

“小微”融资,可怎么才能让银行放心贷款呢?立法给出了办法——融资增信保障。本市将依法设立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建立健全融资担保体系,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增信服务;市财政部门应会同市地方金融等部门,建立信贷风险补偿和奖励机制。

这个融资担保基金,说白了,就是财政出钱,中小微企业从银行贷款也就多了担保;贷款若出了风险,银行会有补偿,银行积极帮助中小微企业,做得好也会有奖励。

同时,本市要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及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依法与金融机构共享市场监管、税务、不动产登记、环保等政务数据和电力、供排水、燃气、网络等公用事业数据,并依法保护商业秘密、个人信息。这个大数据平台,也是银行的定心丸。你想,要是小微企业运转正常,诚信经营,那电表能不转嘛,自来水能不用嘛,税款能不交嘛,要是这些“开门七件事”,样样都在做,银行也就放心了。

银行放心,贷款好放,“小微”活起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市场也就活了。

抗疫以来,紫竹高新区第一时间对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出台扶持政策,提供2亿元额度担保增信;紫竹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信息平台,排摸近百家中小科技企业经营情况,与多家银行商讨企业经营情况和贷款可行性,2月25日、3月17日及3月26日,召开了3次银行融资贷审会,共为34家企业提供了8000多万元担保增信和1000多万元信用授信。

真金白银,“店小二”帮忙就这么实打实,要实现的目标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力为企业破除投资、融资、贸易、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的壁垒,有求必应,有求速应,有求善应,让企业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就这样,融资便利了,“小微”,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