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奶农倒掉牛奶
◆菜农用车碾坏蔬菜
◆大批印度贫民从城市返乡 本版图片GJ
疫情导致各类物资紧缺,贫富之间的鸿沟空前刺眼。美国作为资本主义世界的老大,一方面,农民每天倒掉上百万加仑牛奶,无数未孵化的鸡蛋被食品厂捣毁,更多食品腐烂在仓库;另一方面,成千上万失业大军为领取一些免费食品在救助站外排起长龙……初中历史课本上的著名场面,在美国经济大萧条后的近百年重现。
美食物供应链“中毒”
美国食物供应链“中毒”的后果与众不同。在源头,由于食物原料卖不出去,美国农民不得不开始“糟蹋”食物。在末端,如果疫情持续,食品短缺可能在未来几周出现,尤其是面粉、鸡蛋等需求量极大的农产品。有美国网民已经发现,在本周超市购物单上,鸡蛋价格被刻意抹去了。
更糟的是,美国猪肉加工巨头菲尔德公司12日宣布,将无限期关闭南达科他州工厂。该工厂产量占全美猪肉产量的5%,每周向市场供应超过1亿份肉制品,却检测出有230名工人感染新冠病毒。
此前,全球最大的牛肉和猪肉加工商美国JBS公司和行业巨头嘉吉公司、泰森公司已先后关闭工厂。
菲尔德公司称,越来越多肉制品工厂关闭,使美国肉类供应处于危险边缘。对此美国官方迅即表示,猪肉库存可保市场供应无虞,也没有证据显示病毒会通过食品传播。
但美国联邦政府至今没能在食品加工业建立严格的疫情监管,无法及时知晓行业实际可用的劳动力数量,也没有给这些密集劳作的工人提供充足的防护用品。
印度贫民更加不幸
美国平民绝不是最不幸的。在印度,更加庞大的失业大军只有在垃圾场里不停翻捡,才有可能找到一点点残羹剩饭。
印度有着世界最大的贫民窟,生活在这里的多是因贫穷被迫进城务工的人。这里卫生条件恶劣,数百人甚至上千人共用一个厕所,是疫情威胁下最为脆弱的地方。
3月25日起,印度全境封锁21天。24日晚上,无数印度市民涌上街头抢购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许多商店的食品库存售罄。更糟的是,现场多数人没有戴口罩。
贫民窟的民众更惨。他们中大多数人只能依靠打零工挣现金过日子,全国封锁后,彻底失业的他们就失去一切生活保障,沦为难民。于是,数百万印度贫民比肩接踵从城市涌出,顺着公路向家乡走去——他们不得不走,因为许多公共交通都停掉了。
几乎没有钱和食物,他们只能不停赶路,尽可能早回到家乡。当小孩子走不动时,大人更愿意把他们扛在肩上继续走,而不是停下来休息。
原本旨在抗疫的政策,却演变为一幕大型人道主义危机,并有可能把病毒从城市带向卫生条件更加薄弱的乡村。
资本世界残酷无情
贫富鸿沟不止存在于各国内部,更突出表现在各国之间。当发达国家在市场上横扫粮食、检测试剂盒和呼吸机时,更多贫穷国家根本无力竞争。
比如美国疫情“震中”的纽约,最近一批口罩的采购价格高达原价的15倍以上,其他医疗物资价格也有3到8倍的上涨。而当非洲国家赞比亚试图订购N95口罩时,发现价格比平时高出5到10倍,而有的口罩早在2016年就已经过期。即使在成功下单的订单里,厂商也不能保证交货日期,因为其中大多数被美国和欧洲抢购。
发达国家在检测试剂盒上的垄断更加隐蔽,也更加可怕。许多非洲国家拥有必要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和检测人员,但因为检测试剂盒被生产厂商优先供应发达国家,根本无法有效开展检测。
上周,几乎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下令禁止口罩出口的同时,他又被法国媒体曝出以高出2倍的价格截停了法国订购的数百万个口罩,硬是在中转机场把货物装上了美国的飞机。吓得许多欧洲国家后来被迫派出军机到海外,以免防疫物资再被美国抢走。
特朗普这些堪称“华盛顿海盗”的事迹足以成为谈资笑料,但无疑,资本主义主导下的世界市场在疫情面前充分暴露了残酷无情的一面。 本报记者 杨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