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的集团引发了市场对其再度“跨界造车”的猜想。美的集团日前发布《关于收购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权的提示性公告》称,公司拟通过下属子公司美的暖通,花费7.4亿元拿下合康新能23.73%的表决权,间接成为合康新能的控股股东,成为真正的掌权人。合康新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早有占位,与一汽、江淮等车企形成配套关系。这使得外界认为,此次对合康新能的收购,是美的要重回“造车圈”的明确信号。
此前,奥克斯、波导、创维、格力、新飞、山东小鸭等家电制造企业曾争先恐后涌入过汽车行业,但结局都以失败告终。美的为什么还是选择强势进入?在2017年的营收突破2000亿元后,2018年,美的集团主营业务增速明显放缓,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从41.02%降至39.66%,可见美的集团消费电器业务的增长疲态尽显。任何企业发展的第一曲线一定会遭遇极限点,一旦极限点出现后,如何平衡和创新,是管理者需要细细琢磨的。在美的集团现有主营业务逼近天花板的当下,寻求突破是必然的。新能源车的发展,也给美的在汽车空调领域带来了机会,这或也解释了为什么美的要想来汽车行业分一杯羹。
不过,今天的汽车行业已“今非昔比”,看看现在造车新势力们凄惨的现状,连恒大这样有着深厚财力的房企都打着亏损的预计,动辄上百亿的资金对于家电企业来说负担或许太过沉重了。更何况,家电和汽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美的擅长的空调技术对于做新能源汽车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产品和销售流程也有着根本性的不同,所以进军汽车这一新领域是有极大风险的。
造车是个无底洞,奥克斯当年造车一役折戟时留下一句话:“奥克斯就当做了一场汽车梦,这个梦的代价是4000万。”既然造车这块蛋糕不好啃,不明白美的为何还要再来蹚浑水? 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