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海韵(水彩画) 金陵雨花石色美 又是塘鳢肥美时 不松劲 它们度过了冬天 爱乐琐记
第19版:夜光杯 2020-04-16

又是塘鳢肥美时

徐亚斌

不出家门很久了,午后独自去附近的小花园走走。蓝天白云,暖阳融融,杨柳依依,彩蝶翻飞,一股微风扑面而来。我被这浓浓的春意陶醉了,陡然也唤醒了对时令的记忆。是啊,清明时节,又到了塘鳢肥美时,不禁勾起我对父亲的怀念。

那还是五十多年前的事了。那个年代,每年从清明节前后,一直到深秋的寒露,全公社各生产队的数百头大小耕牛,都要被集聚在海岛北端的滩涂牧场进行集中放养。父亲和王叔等,算是放牧的老把式了,每年的清明刚过,就会接到通知,要求做好“进荡”的准备。于是就着手打点行装,然后一人一副担子,挑着被褥行李,到江边堤岸下的那间小屋安营扎寨。我因还没到上学年龄,母亲也要忙于活计,而让我独自在家又不放心,于是就随父亲一起来到了小屋。

春天正是品尝塘鳢鱼的大好时节。在家乡崇明,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塘鳢鱼的生长和繁殖,特别是滩涂上积水的低洼处,或者是水流浅浅的、长满水草的大小港汊里,都是塘鳢鱼理想的栖息之处。

待一切都安顿好以后,见牛群也安分了不少,王叔就迫不及待了。他主动请缨,让父亲在大堤上照看牛群,自己要去抓塘鳢、开大荤了。那天,王叔朝父亲诡秘地一笑,一把拉着我,朝刚退潮的滩涂走去。说是“抓”,其实是“捡”。塘鳢鱼胖乎乎,头又特别大,行动不很敏捷。涨潮时常常被潮水裹挟,稀里糊涂地来到了滩涂,但退潮时却来不及“撤离”,只得无奈地在滩涂上打滚,或者在港漕

里挣扎,于是就硬生生地当了我们的俘虏。

塘鳢鱼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抓”了。我拎着网兜,跟在王叔身后,兴奋地朝堤岸下的小屋走去。见天色已晚,王叔就和父亲一起,先把牛群收入栏中,缠上铁链,上好锁,然后才放心地回到那间用芦苇搭建的小屋。

见我们满载而归,父亲自然是十分欣喜,便自告奋勇地担起了烹制的任务。塘鳢鱼味美,烹饪的要求也不高。父亲把网兜里的塘鳢鱼倒在地上,拿来菜刀,熟练地开膛剖肚,去除内脏、两鳃。父亲又把收拾停当、滚圆可爱的塘鳢鱼放入脸盆,加入清水,稍加漂洗,便开始烹饪了。在我们岛上,塘鳢鱼有红烧、白灼、煮汤等多种吃法,但父亲总是偏爱煮汤。他解释说,煮汤不但味美,也更下饭。父亲先把锅里的水烧开,放入塘鳢鱼,切几片生姜,旺火煮开,再用小火焖炖十来分钟。待父亲揭开锅盖时,一股鲜美的味道直扑鼻腔而来,让我止不住直流口水。

父亲把鱼汤盛在一只脸盆里,拿出两只碗,倒满了岛上自制的土烧,招呼王叔,坐到土墩前——一顿美餐开始了。鱼肉下酒,而汤则用来下饭。煮熟的塘鳢鱼汤酷似豆浆或是牛奶,鱼肉则是洁白而细嫩,就像卤汁刚点出来的嫩豆腐。吃过鱼肉,喝过鱼汤,上下嘴唇居然会是黏黏的。转眼五十多年过去,却始终无法忘记小屋里弥漫的浓香……

今年4月是第32个爱国卫生月,疫情过后,寻常百姓家有哪些卫生好习惯、小妙招?大家一起来交流。明起刊登一组《我家的防疫妙招》。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