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临港新片区发布通信基础设施规划 在线新经济全方位服务客户群
第4版:要闻 2020-04-21
酒店XO酱网购“带货” 上博餐厅外卖“出圈”

在线新经济全方位服务客户群

豫园商城老字号联合直播带货,主播美女为直播间的观众讲解商品本报记者周馨摄

上海打造在线新经济新高地

TOP100新经济头部企业上海占1/5

据2020中国“TOP100新经济头部企业”研究报告显示,这些企业中来自上海的有20家,占比达1/5。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人工智能、电商零售、新型移动出行等新兴领域,与上海在线新经济的发展脉络相吻合。

来源: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中国“TOP100新经济头部企业”研究报告》

直播人才需求量逆势猛增

■直播相关岗位的招聘职位数1个月内同比上涨83.95%,招聘人数增幅高达132.55%

■直播相关兼职岗位数量同比增166.09%,是全职岗位增速的2倍多

■今年春节后的一个月内,直播相关岗位平均招聘薪酬为9845元/月,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较去年同期小幅上涨1.63%

来源:智联招聘携手淘榜单发布的《2020年春季直播产业人才报告》

静安昆仑大酒店为上海援鄂医疗队精心制作的XO酱,成为了网上的热销品种;上海博物馆的餐厅上了美团外卖……随着上海全力打造在线新经济发展新高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可能”和“尝试”走向“必须”和“实践”,而这也正好契合了全新的市场需求。

援鄂XO酱网上热销

一天餐饮销售13.6万元,对于疫情前的静安昆仑大酒店来说,似乎并没有什么可以兴奋的,但是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这可以算是个“奇迹”了。在静安昆仑大酒店副总经理柏云看来,这全是依靠在线销售的全新模式。

“我们过去虽然也通过在线渠道进行过客房和餐饮的销售,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到如此重要。”柏云边说边打开他的朋友圈,“我现在基本上每天的朋友圈都是‘带货’,发布一些我们酒店最新的客房以及餐饮优惠信息。”

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于酒店业的影响,最严重时可用“毁灭性的”来形容。据柏云介绍,原本应是旺季的春节期间,酒店的入住率已经到了冰点,“虽然现在的情况已经有所改善,但是相比以往也是差了很多,因而我们不得不挖掘新的消费需求。”

除了通过价格优惠来吸引消费者之外,静安昆仑网上销售的一些创新产品也是亮点。“我们之前曾经为上海援鄂医疗队精心制作过一批XO酱,得到了前方医护人员的好评,前几天在网上试销过,效果非常不错,4月底前就会放到我们的网上商城正式销售了。”柏云说。

据静安昆仑行政副总厨王志敏介绍,这款XO酱精心选用上等金华火腿和鲜香美味的瑶柱、海虾仁等高品质原材料,在选料及烹饪工艺均完全按照为上海援鄂医疗队制作的水准,“从目前销售情况来看,受到了不少白领家庭的欢迎,由于他们平时没有时间自己制作酱料,用我们的XO酱,可节约许多时间。此次XO酱受到欢迎,也让我们对于进一步开发更多网上销售的产品充满了信心。”王志敏说。

相比传统的餐饮企业,一些原本并不是专业的餐饮机构,现在也踏上了外卖这条路。这两天,上海博物馆餐厅上了美团外卖,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话题。和风牛肉饭48元、照烧鸡排饭30元……还有满送优惠,不少人都好奇地下单。“上博较早融合了线上的文物和文化资源,借互联网传播到千家万户,现在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打开服务的想象空间,构建博物馆新型的社会关系。”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表示,目前外卖服务范围主要在博物馆为中心的3公里内,针对的是周边的商务楼宇白领。

社区团购带动复购

这段时间,网上直播无疑成为了在线新经济的“代言人”。不仅是大V,许多普通人也纷纷走上了直播的岗位。像苏宁五角场店的营业员余丽丽,她起初做直播时,观看人数大概在1万左右,现在做一场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达30万-50万。“通过直播,可以让消费者看到各个品类的场景厅房,同一类产品还能同时对比好几款,真正做到把实体店搬到网上,满足消费者足不出户,边逛边买的需求。”余丽丽说。

依托内容创新、精细化运营与玩法迭代,并在算法、5G网络、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设备等技术加持下,直播领域早已脱离“野蛮生长”阶段;而李佳琦、薇娅等顶流大主播惊人的带货能力,也从侧面佐证了产业链走向成熟规范。直播已经成为了在线新经济可提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但在线新经济是否只有直播这一种模式呢?

“4月,我们小店现在菜场的订单平均每天就超300单,并且,68%的订单量是从苏小团下单。”上海普陀区上钞苑苏宁小店店员曾宗庆一边整理着蔬菜,一边说道。

据介绍,“苏小团”是一种全新的社区团购新零售平台,主打基于社区的拼团,为社区家庭提供超低价、高品质的生鲜、日用品以及极致的物流、售后服务。在上海目前已经有超6000名“苏小团”团长,闵行地区、杨浦地区、浦东新区的“苏小团”团长占比最多。“每天,我都会把超低价、高品质的产品及时分享给普陀区各社区的市民,满足社区居民的日常所需。而且77%的客户从“苏小团”链接购买后,产生购买依赖,会持续在我这复购。”曾宗庆说。

手机下单,直播带货;社区零售,形式创新;“云端”互动,远程办公;问诊上课,逛街看展……在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劳帼龄看来,在线新经济的业态模式构成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既要有金字塔尖领飞的头雁,也有夯实底座的蚂蚁雄兵,这样的生态圈,才是生机勃勃的,“我觉得在线新经济的业态肯定是全方位的,实体店和电商都要把好的商品和服务传递给消费者,只不过原本渠道稍有所不同,而走到今天的情形,本质上是一种融合和一种回归。”劳帼龄说。

红利过后留住顾客

无论是叮咚买菜,还是美团、饿了么外卖等在线新经济的业态,疫情中表现突出的应用,很可能成长为未来经济的新增长点。但如果没有快速抓住机会并放大,也可能慢慢退潮,特别是在短期红利大潮过后,还有多少顾客能够留下才是决定输赢的关键。

“只有抓住促消费的机遇,发挥在线平台的流量优势,突出‘品质品牌’特色,推动线上线下联动,才是把在线新经济做大做强的抓手。”劳帼龄说,“有不少企业,虽谈不上是电商大企业,或许只是传统企业的电商部门,甚至有的连部门还没设立,但在这次疫情中也积极拥抱在线新经济,表现抢眼。”

劳帼龄认为,互联网和大数据将“人货场”的传统商业要素进行重构,其中存在生产流程重构,商家与消费者关系重构和消费体验重构。在这个过程中,当大家把刚提出的理念与让消费者实实在在看到的实际场景相结合时,在线新经济才能从一个概念转变为看得见、摸得着、吃得到的真实新体验和新动力。

在美食社区中搜索“鱼”,不仅能找到红烧带鱼、清蒸鲈鱼,也会经过多跳找到赛螃蟹这种鱼肉做的菜;在情人节时搜索“鲜花”,不仅能找到花店,鲜花配送,还会给出“野兽派”、巧克力这样的扩展结果……在线新经济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摆脱单纯经营网店,逐渐形成多家共赢的生态。

随着《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发布,上海正式向各类在线新经济发出“邀请函”。在线是手段,通过鼓励模式和业态的创新,由消费拉动经济的发展才是目的。一个好企业,不仅要通过在线新经济手段发现和满足客户需求,更要善于创造和引领客户需求。让数据产生价值,比强行改变用户行为要有效率得多,最终将能为更广大、更多层级、更多元化的客户群提供更到位的服务。 首席记者 方翔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