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贷款利率降 月供有减少 “危中寻机”激发经济转型 昨上午A股部分指数异常 上海嘉禾2020年十周年庆典拍卖会 实体书店聚人气 楼市春意浓 销售套路多
第9版:综合新闻 2020-04-21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一批新楼盘相继入市——

楼市春意浓 销售套路多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速恢复,申城部分居民重启安家置业梦。售楼处入口再现数百米长队,未提前预约人员被婉拒……这两天,记者在黄浦区、徐汇区、普陀区等多个楼盘看到,一度门可罗雀的售楼处逐渐恢复了昔日人来人往的景象。

人气回暖 刚需户型受欢迎

进入4月份,上海楼市供应节奏明显加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18个新楼盘入市,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4月19日,在徐汇区虹漕南路上的一个楼盘的售楼处,入口前排数百米长队。正在排队等候的一对年轻夫妇笑道,户型设计考虑了居住者生活需要,100平方米3房2厅2卫,使用功能赶超周边120平方米以上二手房,总价比预期略低,适合他们一家三代人共同居住。

“项目一期即将开盘,360余套房源吸引了认筹客户1100多组。”昨天下午,位于顺义路某楼盘销售人员顾先生介绍道,现在,售楼处只接待认筹客户,暂不接待新客户。

“你带好户口本和身份证了吗?首付款130万元可以立即付吗?”4月17日中午12时,在位于普陀区曹杨路某楼盘售楼处,中介人员刘先生对着看房客户热情地说道,“项目刚需型房源非常紧俏。售楼处没有停车位,我们提供代泊车服务。”得知看房客人没带户口本,他瞬间变脸,冷冷地说道:“不带户口本、当日不认筹的客户,我不接待,取消今天的看房预约。”

销售套路 仅剩最后一套房

“项目即将清盘”“还剩最后三套房源”……从3月26日至4月17日,市民张先生收到多条位于黄浦区董家渡板块某新楼盘的推送信息,吸引有意者预约参观样板房。

上周,记者走进该楼盘售楼处,电梯走廊有一块醒目广告板:2020年农历新年后,项目第一个取得预售证。“3月底,我们楼盘上线开盘第一天,去化率超过八成。”该楼盘销售人员孙小姐笑道:“你运气太好了!项目很快清盘,今天,一位认筹客户付款有问题而退出一套房源,是最后一套三房户型,性价比很高。”半个小时内,三组客户陆续走进售楼处,观看项目宣传片和项目沙盘。

昨天下午,一位购房者秦女士询问该楼盘销售人员是否有房源?得到回复是:剩下最后一套225平方米的四房户型,感兴趣的话,随时可以预约参观样板房。

沪上某房地产机构统计数据显示,该项目4月6日至12日成交17套,成交面积为2893平方米,均价为143965元/平方米;4月13日至19日成交22套,成交面积为4108平方米,均价为134865元/平方米。

“数据显示,这个楼盘的销售情况确实不错,尤其是小户型房源较受市场欢迎,部分大户型房源并不‘抢手’。‘只剩最后一套房源’‘认筹客户临时清退出一套房’或是营销套路。”一位从事新房销售的业内人士表示,沪上很多售楼处的销售人员是第三方中介公司人员,刻意营造“房源很紧张”“不签字、不付款就买不到房”等假象。

一房难求 你相信就太天真

新楼盘真的“一房难求”吗?目前,受欢迎的房源多在市中心、刚需型户型,以两室两厅一卫为主。4月17日13时,曹杨路某楼盘二期房源认筹截止后,多名穿着西装的工作人员依然值守在入口,接待一批批看房客户;还有多名中介人员拿着宣传图册,站在地铁11号线真如站出口,向行人推荐新房源。原来,2019年开盘的项目一期还有100多套房源未售出。同时,位于外郊环的楼盘,整体认筹率不高,位于奉贤新城区某楼盘认筹率不到30%,地处临港的某江南院项目因认筹人数太少而取消摇号开盘。

除了中介营造房源紧缺假象外,个别房产微信公众号趁机收集购房者信息。

防控疫情,售楼处限流,不设咨询电话,仅接待本微信报名客户咨询、参观……近日,某个人微信公众号发布位于顺义路某新楼盘的看房提醒,看房者需扫描二维码登记个人信息。记者填写信息后,当天便接到多个陌生来电,推荐虹桥板块、真如板块等房源,唯独没推荐顺义路某楼盘。昨天,记者在顺义路看到,该楼盘处于封闭施工中,围墙广告牌印有项目售楼处的地址、咨询电话等。售楼处工作人员表示,并未授权该微信公众号为唯一登记预约渠道,售楼处咨询电话随时接受购房者的咨询和预约,项目一期认筹结束,样板房将于5月1日对外开放。

本报记者 杨玉红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