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拖鞋在家上网课的你,戴着口罩重回教室的你,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你……操场上,三个卡通人形立牌捧着“想见你”三个大字,既是记录这段特殊的抗疫时光,更是为下周即将重返校园的高三学生加油鼓劲;围墙上,高三全部8个班级的集体照被放大张贴,照片旁是五个大字,“下一站,梦想”。
这是今天上午记者在上海市敬业中学见到的场景,为确保每名学生的安全,学校今天由老师和教工参与了一次复学模拟演练。
为营造温馨的校园氛围,校长金怡特意选择了和校园红墙颜色相近的暗红色防疫帐篷。两台热像式筛检仪分立在两个入校通道,分别可供6名学生同时测温通过。测温通过后,老师分别在6个消毒点为学生核验身份,并提供免洗洗手液。
根据市教委规定,每名师生员工都需要在家自测体温,准备好随申码;没有携带手机的学生,家长须在前一天晚上,将学生的随申码绿码截屏发给班主任。
“应急教室:乐群楼306室或506室;通风消毒:教室窗户保持敞开;午间消毒时间:11:55-12:35;就餐时间及路线:11:55,小楼梯。”记者看到,每个班级门口都张贴着一张“班级防疫温馨贴士”。金怡介绍,卫生防疫要求每间教室进行早中晚三次消毒,每次消毒时间不少于40分钟。消毒期间,学校为每个班级安排了自修教室和各学科答疑教室,实验室、电脑房和英语听说模拟测试教室也可预约使用。老师们还在电脑键盘上贴了保护膜。
教学楼一侧,一长排洗手池通向学生食堂,地上贴了一米间隔标识。食堂内,4人位被透明有机玻璃隔成了2人位。金怡告诉记者,往常食堂能同时容纳560人同时就餐,隔成2人位后,错峰就餐时间也已安排妥当。
综合楼底楼一角,已退休好几年的校卫生老师吴瑶正在“临时留观室”内做开学准备。根据防疫要求,这里远离教学楼,由合唱教室改造而成,排练用的移动台阶铺上瑜伽垫,便成了临时病床。一旦有学生出现发热等症状,将在这里接受进一步检查。没有专属洗手间怎么办?打开屏风,老师们“淘”来的一个专供残障人士使用的移动马桶出现在眼前。
“我们要在每个细节上考虑周全,避免任何交叉感染的可能。”金怡说。
本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