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9日 星期四
3500家中小微科企有望获资助 植物进化出基因网络自我“保健” 生物医药原创力 加速冲过“死亡谷”
第8版:科创上海 2020-04-22
中美科学家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有新发现

植物进化出基因网络自我“保健”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会与环境中细菌、真菌、卵菌等不同微生物互作。绝大多数微生物与植物共存,但它们对植物健康生长的作用并不清楚,此类微生物可统称为微生物群。

近日,国际顶级学术杂志《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由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何胜洋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辛秀芳研究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陈桃等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他们以一种模式植物拟南芥为研究材料,发现了一个植物的遗传网络可以控制植物叶际微生物群落的稳态。

据介绍,植物根部接触的土壤中存在大量、丰富的微生物,被认为是植物不同组织的微生物群的主要来源。植物的地上部分(叶,果实,茎等)可统称为叶圈,而这其中的叶片组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能量代谢的中心部位。与植物根部类似,植物叶片表面及内部同样存在大量不同性质的微生物。但相对于较多的根际微生物群研究,人们对植物如何控制叶际微生物群的平衡和稳态以及叶际微生物群的平衡如何影响植物健康生长并不清楚。

科研人员在此项研究中发现,一个植物的遗传网络包括了植物中的基础免疫通路和调控叶片水分环境等的重要基因元件,这些元件协同调节叶片内部的细菌群落的水平以及群落结构。当其中的某些元件缺失时,叶片中的细菌过量繁殖且群落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微生物群失衡,并且植物叶部出现类似病害的黄化和坏死表型。该研究通过“人工合成微生物群”“无菌植物培养系统”等多种手段,明确了植物叶际微生物群的平衡状态对维持植物健康生长非常重要。

这项研究率先开启了植物科学新领域叶际微生物群失调与植物健康的关系。有意思的是,植物就像人类一样,已经进化出一个遗传网络来调控微生物菌群的稳态以维持自身健康,而且该网络中的某些要素和调控方式与人类极为相似。该研究发现的植物控制网络中的关键基因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也许不久的将来可以通过改造植物中的这些基因来调控微生物群的稳态或者优化微生物群,以改善植物的健康生长和抵抗胁迫环境的能力,从而提高重要作物的产量和改良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生活服务。

本报记者 郜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