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8日 星期三
回望经典,丹青中的青春召唤
第19版:国家艺术杂志 2020-04-29

回望经典,丹青中的青春召唤

◆ 陈逸飞《黄河颂》

◆黄胄《洪荒风雪图》

◆程十发《儒林外史》

方增先《粒粒皆辛苦》

◆ 石鲁《转战陕北》

◆王琪森

每个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青春记忆和光华留影。“五四”来临前夕,追忆我国艺苑中大师级画家,他们在风华正茂的年纪,真诚而热情地以笔墨记录时代,以丹青融入生活,以创作关注社会,推出了自己的成名作,有的还获得了国际性的声誉,问鼎了世界性的艺术奖项。

从黄胄、程十发、方增先到石鲁、陈逸飞等,他们都让自己的青春在丹青艺苑中发出了璀璨之光,他们那种热爱生活、关注时代、不断探索、大胆创新的从艺精神,值得在今日继续发扬光大。

黄胄·《洪荒风雪图》下生活回馈的杰作

1957年,在苏联莫斯科举办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由中国军旅画家黄胄创作的国画《洪荒风雪图》,荣获最高奖项金质奖,显示了年轻的共和国在美术艺苑上人才辈出、佳作涌现。黄胄(1925~1997),本姓梁,名叶子,字映斋,出生于河北蠡县一个荒凉的小村庄。黄胄是他上中学时自己起的笔名,他是长安画派的代表性画家,师从西北大画家赵望云,曾追随老师在甘肃、新疆等地采风写生。1949年5月,黄胄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位身材壮硕、眉毛浓黑、性格豪爽的年轻画家,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一头扎进如火如荼的军营生活,一年四季到甘肃、青海、陕西、新疆等地,上哨所、下边防,搞速写,画了成千上万张速写稿。他的早期作品《爹去打老蒋》,受到过徐悲鸿的关注和好评。《苹果花开的时候》获1952年全国美展一等奖。

《洪荒风雪图》就是黄胄下生活回馈的杰作。1955年,漫天风雪的冬季,三十而立的黄胄来到了青藏公路,和战友们在荒无人烟的大戈壁上跋涉了一个星期,唯见稀疏的骆驼草在寒风中颤抖。突然,一阵清脆的驼铃声打破了戈壁滩的空寂,一队年轻的地质队员顶风冒雪而来,这种难得的荒原邂逅,是青春在艰险的开发大西北中的闪光,是生命的礼赞,从而一下子点燃了黄胄的创作激情。他以雄壮浑朴、大气厚重的构图,以仰视的视角重点刻画了骑在骆驼上的地质队员们面对漫天风雪所表现出的无畏、乐观和豪迈,并开创性地将速写技法融入中国画的人物造型及整体构图,从而获得了国际美术界的好评,并由此开创了“黄氏画风”在艺术界的影响。

程十发·《儒林外史》插图受拉斐尔前派影响

1959年,在德国莱比锡举办的国际书籍装帧设计展览会上,由程十发创作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儒林外史》的插图,获得了“莱比锡国际书籍装帧比赛银质奖”,使文明古国的书籍装帧得到了世界性的声誉,博得了国际同行的好评。程十发(1921~2007)名潼,出生于上海松江,斋号有“不教一日闲过斋”“三釜书屋”等。自幼受父影响,喜好书画。1938年18岁时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就读于国画系。1956年参加筹备上海中国画院并被聘为画师。1984年出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

程十发作为海派书画的领军者,他的审美思想、创作理念及笔墨践行,真正体现传承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西交融,濯古来新”的精神。从顾恺之、梁楷、陈老莲、任伯年等,他广采博取、潜心经典,镕铸古今。“取古今中外法而化之”。程十发对西方美术史研究深入,不仅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代表人物之一拉斐尔相当推崇,对拉斐尔前派的罗赛蒂也很是关注。他的《儒林外史》插图实际上开始创作于1954年,其时33岁,他以传统的陈老莲线条为基本手段,在人物造型上却参考了欧洲画派的技法,使传统的白描线条具有一种人物性格的张力。因此,他的《儒林外史》插图在整体风格上是民族传统的,但在表现形态上又有拉斐尔前派的构图特征,从而赢得了中外画家的赞誉。其后于1956年创作的国画《歌唱祖国春天》,不仅直接源自他长久深入的农村生活,而且在技法上亦参照了丢勒、荷尔拜因版画的造型法,线条相当细腻准确、生动传神,为此荣获了1957年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标志着“程家样”在画坛的崛起。

方增先·《粒粒皆辛苦》开当代中国人物画新风

方增先的成名作《粒粒皆辛苦》创作于1955年,其时方增先仅有24岁,他的这幅画就成了教科书级的新浙派人物画的经典之作,为一个新兴画派的登场拉开了瑰丽的帷幕。方增先(1931~2019),浙江兰溪人,自幼喜爱绘画,以《芥子园画谱》《点石斋画报》为范本。1949年7月考入浙江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54年研究生班毕业,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后随学生入农村现场教学,试行中国画专业素描,出版了日后影响甚大的《怎样画水墨人物画》。1983年入上海中国画院,1985年任上海美术馆馆长。他长期注重深入生活,赴草原藏区写生采风。

《粒粒皆辛苦》曾于1956年随中国画展赴民主德国展出,深受好评,被发表在该国美术杂志封面上。但在这幅被人喝彩的成名作背后,却有一段历史风云。据方增先向笔者回忆:当时中国所有美术学院的教学与创作,均是前苏联模式,传统的中国画被排斥在外。在这种情况下,浙江美院的院长潘天寿提出中国画还是要姓“中”,并把正从事人物画的方增先、李震坚、周昌谷、顾生岳等几位青年人叫到自己家中,让他们看自己收藏的陈老莲的《水浒》叶子等,强调还是要用老祖宗顾恺之、陈老莲的线条及笔墨,外来技法在造型构图上可以吸取参考。正是在潘院长的鼓励支持下,燃烧着青春激情的新浙派人物画才崛起于新中国的画坛,而方增先的《粒粒皆辛苦》也以遒劲酣畅的笔触线条、浓淡晕染的墨色变化、生动传神的人物造型、精湛独到的细节刻画,表现了一位老农质朴的传统美德。但在画面的布局及骨骼结构上也运用了一些外来技法,开当代中国人物画的新气象、新格局。

石鲁·《转战陕北》突破传统山水画程式

年轻的石鲁,当时是长安画派的主将,他热爱生活、不甘平庸、敢于创新、才华横溢。1959年正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为了以作品向共和国献礼,石鲁想到了开国领袖毛泽东。他以豪迈的激情、多姿的笔触、壮阔的气派、丰瞻的意境创作了《转战陕北》,立即震撼了画坛,被称为“史诗性的巨作”。石鲁(1919~1982)原名冯亚衍,四川仁寿县人。因崇拜清代画家石涛与文学家鲁迅而改名为“石鲁”。15岁考入成都东方美术专科学校,抗战烽火燃起时,他从华西协和大学毅然奔赴延安。1944年任陕甘宁边区文协美术工作委员会创作员,他“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投身于抗战一线进行写生,为老红军、小八路画了大量速写,并从事版画、连环画、年画创作。解放后他移居西安,先后担任西安美协副主席、《西北画报》社长等职。

石鲁是一位全才型的艺术家,他精于人物、山水、花鸟,工于书法,亦擅长文学创作,写过电影剧本,这就使他的画作具有高迈的构想、博大的内容和独特的形式。《转战陕北》可谓是集大成之作,整幅画构思严谨庄重、笔墨刚健酣畅、色彩瑰美丰艳、气势豪放磅礴。初升的朝阳染红了巍峨的群山,领袖屹立于雄壮的高山之巅显得神定气闲,有机运用并融入了高远和深远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视觉空间宏大的精神气度和叙事层面丰富的语境想象,凸显了伟人的雄才大略、气吞山河。只有长期吃过延安小米的人,才对这片土地有着如此深厚执着的感情。石鲁就说过:“写生就是写真,是作者自己的亲身体验。”那雄浑苍莽的群山,那浩翰无垠的高原,犹如领袖麾下的千军万马势不可挡,从而弥散出浪漫主义的诗意情怀,成功地突破了传统山水画的表现程式,生动地演绎了“笔墨当随时代”的创新追求,在当代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陈逸飞·《黄河颂》

留下美术史上的编年史作品

同样以黄土题材震撼画坛的是陈逸飞的成名作《黄河颂》。此画创作于1972年,陈逸飞是年仅25岁。《黄河颂》被视为“文革”后中国美术史上重要的编年史作品。该画在2007年5月嘉士德拍卖会上,以4032万元成交,创当时中国油画成交纪录。陈逸飞(1946~2005),浙江镇海人。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油画训练班,后进入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现上海油画雕塑院),曾任油画组负责人。1980年他怀揣38美元赴美留学,后开始专注于中国题材油画创作,先后在纽约、华盛顿、东京等地举办了个人画展。美国《纽约时报》评陈逸飞的“画风融会了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叫人想起欧洲大师的名作。”陈逸飞在电影、服饰、环境设计等方面均有涉足并有建树,以贯彻其“大美术”理念,他把自己定位为“视觉艺术家”。

年轻时的陈逸飞就表现出了独特的创作追求和高瞻的创作理想。1972年,陈逸飞与夏葆元、王永强、严国基等一起参与上海市《黄河》油画组创作。他多次来到黄河边考察跋涉,站在河边体验感悟“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奔腾激越之气势。经过反复构思、数易其稿后,终于以豪放壮阔的宽银幕形式的横构图,端庄而传神地刻画了一位英武的红军战士持枪站在黄河旁的山巅,守卫着中华母亲河。人物面部表现细腻生动,色彩运用潇洒明亮,造型构图准确严谨。特别是细节相当精彩,枪眼里有一团耀眼的小红布,如开放的鲜花。战士的脚下,还有一行斜飞南行的大雁,表现了浪漫的精神与写实的情怀。创作时,在战士旁边还画有一位扎着羊肚子头巾的羊倌,但陈逸飞最后考虑还是以一个战士的形象更为突出主题,画面也更大气,便删去了羊倌。当时也有人提出舍弃了羊倌有突出个人之嫌,但陈逸飞坚持艺术创作以审美至上。此画后来在全军美术展首展后引起了轰动,奠定了陈逸飞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