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濛的教练生涯不如运动员生涯出彩 本版图片新华社
王濛的教练生涯不如运动员生涯出彩 本版图片新华社
341天,从风光无限一人统领,到悄无声息隐退江湖,回顾王濛担任掌门这一年,诸多争议伴随之下,少帅之路其实并不平坦。
改革大刀阔斧
运动员时代,王濛是出名的暴脾气,刺头大姐大。而在担任速滑掌门人这一年中,35岁的少帅展现的却是严师风范。
王濛管理国家队的唯一标准就是“严”,从严治军,用她自己的话就是“体无完肤地折磨他们”。王濛的“严”不仅仅体现在对队员的要求上,对外教也一视同仁。王濛要求外教团队唱国歌,不仅要学唱歌词,还要理解歌词的意思。这样的要求,可能在国际上都并不多见。
王濛在正式上任后,开始对整个短道速滑队大刀阔斧改革。男队和女队被分开由不同的教练组来指导训练,并直接向王濛汇报日常的训练工作。王濛首先在队伍架构上进行了重新调整,提出“大道重组,短道重振”的目标。王濛改变了以往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国家队各自为战的做法,而是“合二为一”成立了“短大队”。正是在王濛的劝说之下,昔日队友、奥运冠军周洋才转型大道。
王濛和团队成员还不断向其他项目借鉴经验。找来苏炳添分享经验,向乒乓球队学习公开选拔,甚至在队内进行直通赛。
战绩乏善可陈
在王濛上任的这一年中,改革闹得风生水起,成绩却平平。
在短道速滑方面,6站世界杯比赛,中国队共取得10金11银13铜,总成绩方面不及韩国、荷兰等传统强队不说,即便是在各个单项积分榜上,也没有一位运动员占据第一的位置。
不仅如此,在上赛季收官时曾豪言“打铁还需自身硬,以后滑得让别人撵不上”的武大靖,也在这一整个赛季彻底迷失——除了在世界杯首战美国盐湖城站强势摘下500米金牌之外,武大靖在其余的世界杯分站赛中,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均没有特别亮眼的成绩。在蒙特利尔站、名古屋站比赛,昔日的世界纪录保持者甚至连进入决赛都较为艰难。家门口的上海站,他还两次摔出赛道,最终仅仅获得一块500米银牌……
过多关注于教练管理本身,对运动员的培养不够,正是王濛这一年执教最大的败笔。
“我觉得我这个赛季并不圆满。可能是刚开始定位有点高,没把自己的位置摆好,或者是管理的体量有点大,没能有足够的精力去投入到训练当中来,还有一些其他的事情干扰,这是我自己的问题。”王濛的这番话也说出了她内心的疑惑。
一个半月之前,王濛在评价自己的首个执教赛季时曾说,“这个赛季对我而言并不圆满,但我自己非常喜欢教练这个职业。”作为新手主教练,王濛的表现并不算差,但时期特殊,在距离北京冬奥会不到两年的非常时期,中国冰雪王牌之师显然更需要一位经验老道的掌舵人。
也因此,少帅王濛遭遇“紧急换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本报记者 厉苒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