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心怡
农历新年至今,不出门的日子,心沉了下来。灾难面前,感佩虽然生命脆弱,但为人始终坚强。我们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感动且感恩。看书的时间多了,追剧的时间多了,厮守的时间多了……意外的获得,是终理解聚散终有时,且行且珍惜。
而今,已然是一派春和景明了,希望重启,人心焕然。从至暗时刻走来,这个五一假期里,我们心中怀着怎样的宽慰,怎样的雀跃,又是怎样的向往。踏春,不负春光。这春光,是万物生长,这春光,是文化润物。
五一,可以出去走走了。
去哪儿呢?去用双脚丈量我们热爱的城。跟着乐游上海小程序,阅读建筑,走近历史。旅行中掺一点“博古通今”,文化中加一点“始于足下”。多久,你没见过生机勃勃的上海。边走边拍,保不准市民文化节的老建筑短视频大赛就有你的获奖作品。时代在变,行走都可以是虚拟的。足不出户,也能览尽风情。浦江两岸45栋建筑的AI拍照识别深度体验,让你在家就能“走进”建筑。
去哪儿呢?去用双眼阅览我们珍藏的宝。美术馆、博物馆渐次开放,那些来不及看的展览依然等着我们,而新展览也在春光里“破土而出”。艺术审美与日常生活相连接,美,由内而外。
去哪儿呢?去用真心体味我们身边的光。那些动人故事是如此靠近,那些国之精华亦如此振奋。无论是公益宣传片“凡人疫事”,还是展示上海高端制造业新发展和中国匠心精神的《上海制造》和《上海工匠》,其实无不是普通人的顶天立地,成全我们的岁月安康。
去哪儿呢?去玩,去吃,去逛,去买,在大街小巷,在指尖云上。不扎堆,也可以很充实,不聚集,也可以很丰沛。心中充盈,希望在,风华在,你我和上海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