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春
“教练,我想打篮球。”这是著名体育动漫《灌篮高手》中,三井寿对安西教练说的一句话,这句台词已经火了20年。
“我想打篮球”,这也是郑钗和她的MELODY女篮俱乐部球友们的心声。16年前,正是这句话催生了一支业余女篮俱乐部;也正是这句话,让这个俱乐部不断成长到现在。她们的梦想朴素又远大:享受篮球,打到80岁。
五大元老
对于男生来说,可能很难想象女生打篮球的种种困难。去哪儿打?和谁打?毕竟球场基本都是男孩子的天下,很少有人会带女孩儿一起玩。
16年前,郑钗就有这样的困扰。那时她在上海读大学,曾身为高中校队队员的她,很想在大学里继续打篮球,但是学校里没有女生校队,同学里也很少有女生喜欢打篮球,周围没有志同道合的球友,也没有可以固定打球的球局。“我想打篮球!”2004年5月,郑钗在一个网络论坛里发出帖子,寻找同样想打篮球的女孩儿,并且成功组织了第一次线下球局,但当时连她在内一共只来了5个女孩。
因为人少,后来5个女孩儿只能组队和别的人打了一场球,但毕竟是个好的开始。当年5月22日,“MELODY”上海业余女篮俱乐部成立了,同年的12月有了第一支球队——精灵队。从2004年俱乐部成立到现在,有许多队员加入又离开,但是郑钗却坚持了下来,更让她欣慰的是,仍有4名队员和她一起从2004年坚持到了现在,成为俱乐部的“五大元老”。
16年来,MELODY历经许多困难,例如人员、场地、管理问题等等。但是大家用对篮球的热爱和梦想,克服了种种困难,现在已经成长为上海乃至全国具有一定规模的业余女篮俱乐部之一。
三支球队
MELODY,是歌星陶喆一首歌的歌名,那也是郑钗特别喜欢的一首歌,所以在成立俱乐部时,她立马就想到用这个名字。如今在上海,一大群女孩儿,因为热爱篮球,因为MELODY,而聚在了一起。
MELODY旗下现有三支球队,精灵队(2004年12月成立)、月亮队(2011年5月成立)、蜂后队(2017年10月成立),三支球队每周都有固定训练,基本每个月都会组织比赛。除了三支球队的60多名正式队员,还有几十个女孩儿也是俱乐部球局的忠实参与者。
通讯、物流、建筑、设计……她们来自各行各业;学生、妈妈、设计师、HR……她们在社会上扮演不同角色;率真,可爱,严谨,勇敢……她们拥有不同的性格。每周一次的常规训练,每月一次的比赛,并不是喜欢打篮球就可以坚持下来的,但她们却持续了这么多年。每一次训练或比赛之后,汗水浸透球衣,疲劳甚至受伤都时有发生,可是她们从没有想过放弃。
MELODY的三支球队每周都有固定时间和场地训练,所有费用大家均摊,所有球队事务也是大家合力完成。考虑到队员们居住或工作在不同区域,郑钗也将三支球队的训练场地分布在不同的地方,方便大家就近参加,“虽然大家都有本职工作,有的甚至没有双休,但是球队的训练大家都会尽量参加,这也是一份归属感”。
一个梦想
MELODY俱乐部的标语有些特别:球场因妳而不同。郑钗说,她们是刻意选了女字旁的“妳”,“突出我们是女篮”。什么叫球场因妳而不同?她的解释是:“球队的每个人出现在球场上,都会带给球队正能量,所以球场因她们而不一样。”
在MELODY,除了热爱篮球这个共同的原因外,许多女孩加入俱乐部的初衷各不相同,有的是强身健体,有的是塑造性格,有的是扩大朋友圈。精灵队有两位外籍队员玛丽安和艾玛,两人分别来自加拿大和美国,都是国际学校的老师。艾玛是去年加入球队的,她说自己自从来到上海后,通过篮球认识了很多朋友,“球队很欢迎新人,也比较友好,这个我很喜欢。另外球队训练和打球的水平也比较高,所以我们在场上都很有竞争力,并且也很好玩”。玛丽安已经加入球队3年,她说因为队友们很友好,所以她很享受大家一起打球,“她们都很有经验,很有默契,也很热爱篮球。在球队中我更加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我每周都期待和她们一起打球”。
当队员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难题时,篮球场便成为她们获取鼓励和能量的地方。月亮队的于湾湾坦言,坚持打球不但让她多了一种减压方式和有规律的锻炼,也能够认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喜爱篮球的朋友,“大家在一起打球很开心,因为快乐是可以感染和传递的”。
3年前,郑钗开始组织业余女篮联赛,口号就是“打到80岁”,她笑言这也是大家的梦想,“我觉得可能是到了80岁,我们已经躺在床上不能动时,才是停止打球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