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伊瑶和她制作的头饰
顾芯瑜将在直播中展示戏曲妆容和一人多面
◆ 传统戏曲头饰
◆戏曲的头饰也同样适合搭配汉服
剧场停演期间,各大戏曲院团的直播之路纷纷开始进化,从单纯的转战线上唱戏,延伸出品类丰富的线上导赏、教学直播,带着广大网友一起探索更多戏曲台前幕后的精彩内容。当戏曲人走下传统的戏台,他们用别出心裁的呈现带着观众一起入戏、入画、入生活。
戏中滋味
昨晚,上海越剧院“越趣云课堂”已经进入到第13次直播教学与导赏,这一次的主题是舞台“百变”小伙伴。青年演员朱洋、郭茜云和大家分享如何利用声音技巧塑造本功和跨行当的不同角色。往常的直播里,网友总要起哄,让主播来一段,昨天70分钟的直播里,网友全程没有打断。她们演示着同一个流派如何演绎不同的人物,同一个旋律、起腔如何进行不同的处理,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同样展现青年戏曲人风采的还有上海昆剧团举行的首届“云上风采·昆舞人生”上昆抖音大赛。青年演员们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将戏曲演员本身的专业技能与音乐、舞蹈等各种元素相融合,创作出了许多新作品。
诗画意境
上海沪剧院昨天则发布了两段“致青春”沪语诗会短视频,2006届和2013届青年演员用沪语朗诵了《青春万岁》《相信未来》两首著名的诗篇。前不久,刘海粟美术馆联合上海评弹团做了一次特别直播,在“十上黄山绝顶人——馆藏刘海粟黄山精品研究展”闭幕活动中,陆锦花、周彬、徐一峰三位评弹演员从刘海粟的诗词里精选出了三篇《黄山颂》《长松歌》《写百丈泉》,以弹唱和朗诵的形式为大家演绎,其间穿插海老的黄山画作赏析讲解。观画展,听评弹咏唱其诗词,情境无限。
鬓边风情
在这之前,上越直播里还科普了越剧造型之“头饰饰品”制作。上海越剧院一团化妆造型师孙伊瑶在工作间现场制作了不少戏曲头饰,亮闪闪的水钻、珍珠、布艺花朵分门别类放在透明工具盒里,在她的巧手下,不一会儿就做出了簪子、小草花、珍珠头花等饰品。制作完成后,孙伊瑶还拿出了戏曲里小姐戴的头套,为网友示范如何佩戴这些饰品。一位来自西北地区的戏迷直播完特地给越剧院发来私信,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学习服装收纳、保养、熨烫之类的知识。还有不少网友本身是越剧和汉服的双重爱好者,这次看了如何制作发簪,立刻下单了手工包准备自己尝试制作。
妆容魅力
本月中旬,上海淮剧团将推出主打传统美学的戏妆直播,青年演员顾芯瑜是团里小有名气的网红主播,这次她将展示一笔生活妆、两笔欧美妆、三笔戏曲妆的化妆技法。网友通过直播,仅用手头的化妆品,就可以学习如何化戏曲风格的妆容。此外,上海京剧院打造的梨园影像戏曲写真项目也在酝酿着升级,不久的将来,大家不仅可以拍摄戏曲风格写真,还可以完整体验当角儿的感受,从化妆、穿衣,到走上舞台票一票戏,上京将为体验者造一个沉浸式的戏曲梦境。
本报记者 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