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0日 星期日
为何看了眼眶会泛红
第21版:镜头艺术 2020-05-12

为何看了眼眶会泛红

四百八十个瞬间背后的日日夜夜

除夕出征 1月24日除夕夜。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在收到指令后三个小时内集结完毕,从上海虹桥机场出发前往武汉,踏上了抗疫的征途。 董天晔 摄

守沪人 1月31日,G50沪渝高速汾湖检查站。安检工作不断升级,医护人员、公安警察联合构筑疫情防控线。 瞿关松 摄

分别 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护士沈秀竹与同科室的男友朱亮推迟婚礼,一同报名前往武汉。沈秀竹被批准成行,两人相拥告别。 陶志军 摄

中国商飞复工复产 2月10日,中国商飞工作人员正在沟通工艺流程,提出优化方案。 王脊梁 摄

一线勇士 2月17日,雷神山医院。三名医护人员为救治一名垂危的患者,穿着笨重的防护服在夕阳下努力奔跑。 董天晔 摄

上海战役 2月20日,上海。市民戴着口罩牵着宠物出门溜达。 殷立勤 摄

有爱的快递小哥 2月22日,美团外卖小哥程师傅跑完上午24单外送业务后,来到位于惠南镇步行街上的流动献血车内献血。 郑峰摄

确保供“菜” 上海江桥蔬菜批发市场每天供应的蔬菜量保持在5000吨左右,菜农信心十足,市场供货充沛,为抗疫斗争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洪涛摄

“肺”常时期 居家隔离期间,老式弄堂楼顶狭小的阳台成为居民呼吸新鲜空气的活动场所。 王杰 摄

我们撑着你,下床走两步 2月21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A3病区。医护人员正鼓励逐渐好转的病人下床走动。 张驰 摄

春色满园关不住 3月6日,上海静安区某公园内的粉色早樱已经绽放,市民透过栏杆拍摄美景。 杨建正 摄

后疫情生活 3月18日,上海吴淞湿地公园首日对外开放。母女俩带着婴儿躺在草地上,享受着春天的阳光。 徐根玲 摄

守关 为防止疫情输入,上海浦东机场的工作人员对来自重点地区的航班加强消毒和检疫工作。 张驰 摄

以身试教 抗疫不分国界。2月25日,上海某社区,“洋志愿者” 手把手教社区居民正确佩戴口罩。 杨奕 摄

绽放 2月29日,上海芭蕾舞团排练厅,演员们戴着口罩跳芭蕾。 陈龙 摄

社区防控的“守门员” 夜幕下的小区大门岗亭,灯下的守门人传递着这座城市的温度。 孙中钦 摄

1月24日除夕夜,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们上海从虹桥机场出发前往武汉,镜头下队员们脸色凝重;1月31日,G50沪渝高速汾湖检查站,医护人员、公安警察联合构筑疫情防控线;2月20日,市民全副武装出门溜达,手里牵着的宠物也戴上了口罩……那一头,雷神山医院,医务人员为救治一名垂危的患者,穿着笨重的防护服在夕阳下奔跑;这头,脱下工作服的外卖小哥坐上了义务献血车、夜幕下的小区守门人等候着晚归的人们、上海江桥蔬菜批发市场菜农信心十足……

“召唤——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美术、摄影主题展”最近在中华艺术宫展出后引起广泛关注。以《难忘瞬间》为题的摄影展以480余幅摄影作品,定格战“疫”过程中稍纵即逝的感人画面,记录了上海这座城市和人们一起经历的从凛冬走向春天的过程。

优秀的纪实摄影不虚构、不粉饰、不夸张,以抓拍的方式再现真实的情景。需要摄影者秉承人道主义精神和善良准则,真正了解并尊重被拍摄对象,因为有一颗共情心,才能抓住那些特殊的瞬间。定格的是瞬间,背后凝聚的是那些让人终生难忘的日日夜夜。

疫情就是命令,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曾参与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这些照片中,有你,有他,也有我。

这一刻,就让眼泪尽情流。

——编者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