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千分之一”为何点燃全美怒火 二进白宫地堡  特朗普要求“快抓人”
第12/13版:国际新闻 2020-06-02

“千分之一”为何点燃全美怒火

疫情加剧底层经济压力选情高度撕裂美国社会

谁也没有想到,美国会因为明尼苏达州黑人男子乔治·弗洛伊德的身亡而陷入21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内部骚乱。包括首都华盛顿在内,40多个城市实行了宵禁,17个州部署国民警卫队,而在明尼苏达等地,无论是宵禁还是国民警卫队都未能阻止抗议和暴力的继续蔓延。白宫都一度因抗议者的包围而关闭外部电源,变得一片漆黑,这幅景象也给美国人营造出更加灰暗的想象。

从事件本身来看,这是一起典型的美国种族歧视和警察滥用暴力的案件。从2015年至今,平均每年有1000名美国人丧生于警察的执法过程中,那么为什么这次的“千分之一”会引发如此大的波澜?直接原因是警察暴力虐杀弗洛伊德的全过程被拍摄下来并上传到社交媒体,证据确凿、无可辩驳,激起了全美黑人群体和进步人士的广泛愤怒和大规模抗议。然而,现代社交媒体的发达和种族主义的长期魔咒仍然不能解释这一轮抗议中极其突出的暴力性。

当然,由于黑人长期遭受体系性的暴力压迫,大规模的反种族歧视抗议中很难杜绝暴力现象。从20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至今,虽然马丁·路德·金等运动领袖主张非暴力的和平抗议,但是自始至终黑人的暴力抗争都贯穿于运动始终。这种暴力抗争既是源于对暴力压迫的正当抵抗,也是因为在大规模群体运动中难免存在更加激进的成员或者动机不纯者。然而,即使按照美国标准,此次抗议大潮中的暴力元素仍然令人吃惊,明尼苏达熊熊燃烧的大楼就是最引人瞩目的注脚。

一个解释是,此次种族歧视事件刚好爆发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量少数族裔和低收入群体正因经济衰退而陷入严重的健康危机和生活困难之中。弗洛伊德事件正好给了这些受压迫者发泄不满并借机满足自身物质需求的机会,因而出现了大量洗劫超市、店铺的事件。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全美广泛铺开的暴力抗争也是美国抗疫期间社会保障机制运转不力的结果。

对于这一轮抗议风潮,美国两党的态度耐人寻味。白宫一直在将暴力活动与极端左派联系在一起,并将暴力活动愈演愈烈归咎于民主党州长、市长们的软弱。有趣的是,虽然特朗普一直高呼要对暴力抗议者动武,煽动国内的对抗情绪,但是却没有多少实际动作。不像他的共和党总统前辈赫伯特·胡佛,当年断然调动军队进入华盛顿驱散抗争老兵。这很可能是因为骚乱的中心地区都在民主党治下,特朗普乐于激化并放任冲突,希望在选情不利的情况下获得更多期望恢复秩序的选民支持。民主党则处于尴尬境地,他们一方面在批评暴力,另一方面又要对抗议表示支持,很难真的采取强力行动,这两种立场之间的内在矛盾很容易让民主党人进退失据。

长期的种族紧张关系和经济不平等、突如其来的疫情和经济压力、高度撕裂的美国政治以及近在眼前的大选,这些因素的叠加使得弗洛伊德的身亡点燃了矛盾重重的美国社会。此番斗争将再一次检验美国的政治和社会是否真的足以承受高强度的对抗和混乱,再次检验其是否能从激烈对立中找到前进方向。

肖河(作者系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