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2日 星期四
未来军事新能源在哪里 谁在班公湖畔搞紧张对峙
第19版:军界瞭望 2020-06-15

未来军事新能源在哪里

美军在阿富汗的太阳能装置

英国可控核聚变试验装置

今年是美军“零能耗”计划的关键年。按照美国陆军《能源安全实施战略》,今年应有五座“零能耗”兵营投用,并在本土设施里部署混合动力或低速电力车辆;美国海军希望年内让一半基地“零能耗”,还缔造“大绿舰队”,即航母打击群所属舰艇、战机都用核动力和生物燃料。但目前看,受新冠疫情影响,这些目标很难实现,但美军乃至其他西方军队对新能源的追求依然执着。

战场教训和战争需要

西方军队武装到牙齿,且生活优越,结果对能源依赖也很大。例如美国国防部是全球最大的单一能源消费机构,美国国防部年均消费125亿桶石油与3000万兆瓦时电力,能源消费量占美国政府总量80%。而在美军消费的能源中,又有80%是与石油相关产品,尤其是煤油、汽油和柴油。

美军在战争中发现,由于高度依赖能源,战场又普遍在基础设施落后的国家,因此能源运输和使用成本极高,且易受袭击。在阿富汗战区,美军每拿到一升柴油,要花费100美元运费,且每50辆运油车就有1辆遭到致命袭击。2003-2007年,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作战,光油料运输车队就伤亡3000人以上。

这只是低强度战争,如果是大国对抗的高强度战争,美军及其他西方军队不但在海外会遭到攻击,本土也会遭到攻击。如果没有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一旦民用电力、油储、炼油厂等设施遭袭,战斗力势必急剧下降。为降低对传统碳氢能源依赖,降低运输和使用成本,西方国家抓紧研发新能源,如果取得重大突破,那么军队作战能力将有很大提升。

花样多 制约大

目前,欧美军界研究的新能源可谓五花八门,生物燃料、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已进行实际应用,可控核聚变、陆上和海上小型模块反应堆技术则加大力度研究。

生物燃料泛指由生物质组成或萃取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燃料,人们常见的秸秆、稻草、稻壳、花生壳、玉米芯、油茶壳、棉籽壳等经过加工都可作为生物燃料。与碳氢燃料相比,生物燃料不但可以再生,而且不含硫磷,污染小。现在,美军和英军已开始为海空军飞机添加生物燃料,据说效果不错。

太阳能和风能是使用频率日益增加的新能源,美国陆军所说的“零能耗”,实际就是在基地配置太阳能发电系统,不再依赖外部供电。美国陆军计划到2030年让本土25座基地都用上太阳能。相比之下,风能发电远少于太阳能,这主要是因为常年有风的地方不多,而且也很少有基地设在常年风大的地方。

可控核聚变被公认为未来最有希望的新能源,因为核聚变产生的能量远比裂变能量大,而且地球上可用于核聚变的元素远多于核裂变的铀或钚。如果地球上的氘和氚全部用于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可供人类使用上百亿年。不仅如此,核聚变产生的反应物是无放射性的氦元素,不会污染环境,可控核聚变反应也不会发生核泄漏灾难。目前,美英都加紧研制可控核聚变,其中英国托卡马克公司研制的ST40聚变反应堆在2017年实现首次启动,生成第一批等离子体。托卡马克公司称,数年之后,可控核聚变就能变为现实。如果真的如此,那么将会引起能源发展领域的巨大变革,军事领域自然也将受益匪浅。

陆上和海上小型模块堆,实际是传统反应堆小型化、模块化,优点是成本低、布置方便。若在陆上布置,可以解决偏远基地能源供应;若装在舰船上,能提供近乎无限的续航力。目前,美国通用电气-日立公司研发的BWRX-300水冷自然循环小型模块堆已进入实用状态。 石宏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