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8日 星期日
北京昨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7例 常态化防控提高针对性有效性 查缺补漏全力以赴防患未然 常态化防控,扎紧六道篱笆不放松 抵沪后12小时内需主动报告
第2版:要闻 2020-06-16
上海继续对中高风险地区来沪返沪人员加强监管

抵沪后12小时内需主动报告

■高风险地区的来沪返沪人员,一律实施14天集中隔离健康观察,实行2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中风险地区的来沪返沪人员,一律实施14天严格社区健康管理,实行2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今天上午11时举行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介绍,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原则,本市重点抓好“入城口、落脚点、流动中、就业岗、学校门、监测哨”6个关键点,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严格落实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

对中高风险地区来沪人员加强监管

邬惊雷说,6月13日,本市对16个区87家涉及进口生鲜相关市场等的相关环境和重点食品进行采样,共采样1205件,其中外环境、物品表面、水样等共867件,进口食品等338件。目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接下来要在机场、火车站等继续做好来沪人员体温筛查和“健康码”核验,加强“中高风险地区来/返沪人员主动申报”等健康提示;加强社区疫情防控,开展中高风险地区来/返沪人员排摸;加强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和发热哨点诊室建设,强化预检分诊。同时,本市加强高风险国家和地区进口商品的风险监测,开展相关商品和环境的全流程的抽样检测。

邬惊雷说,根据“国务院客户端”APP对全国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目录调整的情况,继续对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来沪返沪人员加强管理。所有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来沪返沪人员,应在抵沪后的12小时内向所在社区居村委和单位(或所住宾馆)报告。对所有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高风险地区的来沪返沪人员,一律实施14天集中隔离健康观察,实行2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对所有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中风险地区的来沪返沪人员,一律实施14天严格的社区健康管理,实行2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提升发热门诊和核酸检测点服务能级

截至目前,全市共67家医疗机构(46家医疗机构+21家第三方检验机构)以及17家市区疾控中心,共84家机构具备检测能力,日最大检测量约7万人份,计划6月底前再增加21家(其中18家医疗机构和3家第三方检验实验室),届时日最大检测总量将增加到约9万。

目前,全市已有117家发热门诊和200家发热哨点诊室。市卫生健康委推动部分有条件的发热门诊安装专属CT,截至目前,35个发热门诊已安装专属CT,45个正在安装中(其中24个6月底前配置到位)。

截至5月底,全市200家发热哨点诊室中,已有148家接诊过发热患者,共3346人次。其中,有明确发热原因的患者2593人,2326人由哨点医生予以诊治,267人安排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或其他科室作进一步诊治;753人有可疑症状或病史需作进一步诊断,均由120或专用车辆转运至上级医院发热门诊诊治。

安心消费同时做好防护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孙瑾说,近日,市市场监管局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加大对畜禽肉类、水产品、果蔬等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要求,重点检查进货合格证明、交易凭证等票证和相关台账记录落实情况,及时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诸旖介绍,从5月至今陆续推出了购物节、美食节、夜生活节等系列节庆活动,成为促进消费回补、带动经济回暖的重要引擎。根据阿里研究院发布的数据,6月份以来,本市夜间消费力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环比5月份增长超过10%。在疫情防控期间,市民消费习惯也发生了转变,相比室内封闭式空间,更愿意参与户外活动。为了让市民安心消费,安义夜巷、BFC外滩枫径等夜市制定了应急预案、配置了红外线测温、客流监测等设备,活动期间坚持入场测温、上岗检查和场所消毒,并根据客流监测情况及时采取“限流”措施。市场监管部门也根据各种类型夜市业态特点,采取驻场保障、错时监管等方式加强监管,守牢食品安全底线。

诸旖还表示,广大市民在关心疫情防控的同时,也很关心主副食品的供应问题。最近经常采购的市民应该有比较明显的感受,市场供应货源是充足和稳定的。市民餐桌最常见的青菜、卷心菜、芹菜、鸡毛菜、土豆、番茄等品种供大于求。猪肉方面,日均批发交易量稳定在800吨至1000吨之间。目前,全国十多个省的猪肉正进沪销售,交易结束后仍有余货,可以满足市民的消费需求。本市牛羊肉、禽肉、水产品的货源也很充足。

首席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