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静
《孤独的大师》,十三位画家雕塑家,从文艺复兴的纤毫华丽到印象派的执着表达再到现代派的张扬犀利;宗教的庄严与民间的百态,同样裸露的躯体或思或泣或歌,一抹微笑,一摊血迹,一个眼神,一片星空……那个时代已经逝去已久,然而这些画与雕塑留下来,通过作者的“翻译”,告诉我们大师灵魂的回响。
大师们跌宕的人生,不可思议的色彩与形态,不可思议的传奇在这本书里流淌。不同于其他的纪实文章,通过作者的笔触,我们仿佛可以透过百年沧桑,与那个时代相遇,与大师们相谈。用观众的姿态,冷峻却不失温度地“观看”到这群名留艺术史册大师们的“小”“弱”“贫”“愁”。他们用孤独作底色,以画笔表达自己独特的阴暗、光荣、反思与无畏……作者也一样,透过文字,读者仿佛可见他孤独的身影,久久徘徊在这些伟大作品面前,用眼、用鼻、用手、用心去感知,当中的热爱是相当的,悲悯是相通的。过去事、过去人以及眼前物,当与封面丢勒的那双眼睛相撞时,已然可听到他内心孤独的自白。
“我们总是对未来抱有希望,但未来只为我们准备了一样东西——某种希望的破灭”,在作者看似不经意且近似白描的讲述中,往往能听到这般振聋发聩的声音。热情的、无畏的、强悍的、美丽的、疯狂的……潦倒的、风光的、静默的、热闹的……大师的外在性格与生活表象似乎并无规律可循,但内在真正的孤独与落寞甚至痛苦却大都“鲜血淋漓”。这些内在的苦痛满了出来,只能通过不断地描绘、雕塑才能得到释放。那会儿,没有高铁,没有手机,人们大多还在仰望星空,他们的孤独被时代刻上了高尚的标签,在当下或是在他们走后,闪闪发光。
我们有理由相信,人世间的苦难并非大师们可以独享。可为何只有他们的表达,他们的眼神,他们头脑里的色彩被世人所铭记呢?带着这样的疑问,从打开《孤独的大师》这本书第一次匆匆翻完到后来断断续续地重复阅读之后,我仿佛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其实常人皆有孤独,但,以刻骨之痛酿可口美酒的能力却非常人可得。这里需要的不只是对孤独滋味的敏感性,还要有时代给予的养分,甚至于运气与野心。没有必要的土壤、阳光及水分,再坚毅的种子也难以冲石而出。当然、可能、大概、或许、还是有,可惜时间尚未给予我们看见的能力。也正因如此,当作者怀着崇敬,怀着思索,不断地以热爱为舟,以思考为帆,带我们航行回到那个仰望星空的时代,凭吊已逝去的,还有不再拥有的时候,悲凉才显得那么入骨。
只为快乐表达,只为愿意发声,痛苦哉,痛快哉!这般勇敢的种子早已深藏在心中。透过文字,可以观察到作者的这颗种子已然发芽成长,潇洒尽兴,但,你我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