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行人乱穿马路 今起现场罚款 玻璃博物馆的“悲剧” 灭蚊行动启动  “清积水”是关键 链家技术革命再升级
第7版:上海新闻/专版 2020-07-13

玻璃博物馆的“悲剧”

胥柳曼

上海玻璃博物场馆“悲剧”了。7月10日,上海玻璃博物馆在其官微称:馆内永久性藏品、由Arribas艺术家兄弟花费500小时打造的梦幻玻璃城堡,因两个“熊孩子”嬉闹导致“塔尖倒塌、破碎的情况,而其余部件也出现不同程度的错位、破损”。

这不是上海玻璃博物馆第一次发生此类事件,究竟该不该带“熊孩子”去博物馆?怎样文明参观?这引发了热议。

随着暑期到来,各类博物场馆也迎来青少年参观高峰。在我看来,因拍照等纵容孩子触碰展品的家长是少数,多数家长带娃去博物馆,其实精神上“压力山大”:因为不知不觉,孩子就会忘记告诫,玩得兴起;急忙喝止了,可自己的大嗓门有时反而造成场馆环境的“二次污染”。面对年龄半大不小、活泼好动的“神兽”,要让其愉快而又有序地参观博物馆,这并不轻松。

对家长而言,简单告诫“几不”恐怕远远不够,“神兽”们一下子也未必内心接受。参观之前引导孩子对展览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了解,激发其兴趣,而后进馆再看实物,这样参观效果就好得多。对馆方而言,七年前选择原谅肇事者,并不代表软弱,如今再次选择展出“遗憾”的作品,初衷也更多是希望激发参观者共守展品安全和文明参观环境的意识。因为,博物馆的发展与公民素质的提高,本就是相互促进的过程。

博物馆不是游乐场,而家长的监护也绝不仅仅是一刻不停“紧盯”,而应通过更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让小“神兽”放下调皮,学会将文明参观转化为可以趣味性习得的知识和习惯。希望通过各方努力,每一颗小小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能在博物馆内得到正确的安放,并在其内心深处埋下文明与创新的种子。(相关报道见第12版)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