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进行了各种调整,但电影节和电视节基本板块依然不变。我们希望能保证举办品质,依旧呈现丰富内容。”五天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举办的首个重大影视类国际文化活动,2020年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将正式拉开帷幕,影视节中心主任傅文霞今天上午带来一连串好消息、新消息。
品质不变 内容丰富
据介绍,上海国际电影节除了展映,还将举办6场聚焦电影行业众所关注主题的金爵电影论坛,以及包括是枝裕和、拉夫·迪亚兹等国际著名影人在内的6场电影大师班;“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继续受到欢迎,“成员从2018年成立时的29个国家、31个机构,到今年7月已达44个国家、50个机构,虽然大家不能像往年一样来沪参加‘一带一路’电影周,但仍然积极报送影片,经过遴选,这些影片将分别在浦东新区的影院、露天和线下同步展映”;传媒关注单元也将在线上进行;电影节打造六级新人阶梯型培育体系的脚步也没有停下;电影项目创投从7月25日起进行项目陈述,7月28日揭晓项目成果;短视频单元报名活跃,28日也将揭晓优秀创作者名单;国际影视市场将举办多场产业沙龙,在去年发布长三角地区影视摄制服务合作机制的基础上,将成立长三角地区影视摄制服务联盟;浦东新区、松江区等将发布影视产业扶持政策与计划。
上海电视节的活动也十分丰富。有“中国电视风向标”之称的白玉兰奖评选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间还将召开白玉兰奖中国评委见面会,8月7日的颁奖活动将取消红毯环节;白玉兰电视论坛国际影视市场的报名情况十分热烈,海内外影视公司将展示一大批最新作品项目;疫情期间,网络剧再次升温,线上举办的互联网影视峰会将邀集行业人士,发布专业数据,展开多种主题的讨论。
调整形式 提振信心
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全球,严重影响影视行业,尤其是电影产业遭受了巨大打击,所以,今年影视节的筹备之路也格外艰难。“今年2月自柏林电影节举办之后,因新冠疫情,全球所有电影节或取消或延迟。作为中国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也始终与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保持密切沟通。”傅文霞介绍说,上海影视节宣布举办,迅速在国内外影视行业引起巨大反响,“在国内,也将坚定中国影视产业长期向好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未变的信心。”
加强疫情防控,也倒逼影视节在举办形式方面进行创新转型,不仅调整为线上线下并举,还特别设置了鼓励产业发展信心、推动影视业复工复产的内容环节,如7月25日上午,组委会将在银星皇冠酒店金爵厅以简短的开幕仪式和由全国影视产业领军人物参加的开幕论坛,来启动本届电影节;8月3日上午,电视节也将以开幕论坛“全面奔小康,筑新时代”开启。另外,今年电影节金爵奖、亚洲新人奖不评奖,仅公布“官方入选片”、不举办金爵盛典暨红毯和颁奖盛典暨红毯;电视节的“白玉兰绽放”颁奖典礼取消红毯。
展映展播 满足需求
电影院开放后,上海国际电影节马上就掀起了影迷们的观影热潮。本届电影节的展映分为影院展映、露天展映和线上展映三大部分。影院展映影片为320多部,其中世界首映、国际首映、亚洲首映和中国首映片为232部,共分成36个大小单元,在全市29家指定影院展映;露天展映拟分别在全市部分地区的商圈、市民广场、社区等进行;线上展映的准备工作也在抓紧进行之中。此外,上海电视节的白玉兰奖国际电视节目展播,除了精心遴选了30部作品在上海电视台四个频道展播之外,还有30部左右的剧目将在商圈和社区进行线下展映。“多年来,上海国际电影节和上海电视节始终坚持公益惠民,这次,露天展映均以免费预约的方式观看,还请市民关注预约和参与方式。”
光影之行,始于足下。每一年的影视节,都是一次再出发、新开始。在特殊背景下举办的2020年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正与这座光影之都一起,以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姿态,走好每一步,为人民大众精神生活服务,为影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服务。
首席记者 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