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定海
这两年看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常听到参赛选手吟诵南宋诗人陆游《书愤》中的两句诗:“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两句诗对仗工整,意境开阔,充满英雄气概,可谓诗人晚年诗词的代表之一。
瓜洲渡我是知晓的,就在镇江城对岸。大散关有点远了,它在陕西省宝鸡市西南郊川陕公路19公里处。但由于对诗人敬仰对诗词热爱,我一直有游览大散关的期盼,今年6月终于一遂心愿。
大散关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称散关。该关南起秦岭凤县,北至宝鸡市区益门镇,南北逶迤40公里,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关隘,历史上有“川陕噤喉”之称。清道光之前,此处一直归蜀地所辖。我们今天游览的大散关景区,是其中一段,现属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区大门做得古意横生,颇有当年“一夜鏖战急,江山万里关”的气势。景区以宋文化为背景,最具看点的是陆游事迹展和位于半山腰的抗金大捷古战场。由于大散关地势险要,历史上发生过70余次战役,最为人称道的当数南宋抗金名将吴玠、吴璘兄弟凭借散关天险,以数千精兵击败金兀术10万大军的“和尚原之战”。和尚原位于大散关近旁,该战役被史家列为影响中国历史的100次重要战役之一。今天登临大散关古战场,依然能感受到后人对吴氏兄弟的怀念。古战场正中是吴玠、吴璘两将军英武的雕像,背后则是苍翠的松柏和无尽的山峦。左侧有座供奉将军的二王庙,“雄关百战名今古,大散千年崇玠璘”,庙墙上的这副对子是历史崇敬英雄的写照。
陆游一生活了85年,和尚原大捷发生时他6岁。陆游46岁时,有个叫王炎的主政四川,他邀陆游作为幕僚一起入川抗击金兵。陆游闻讯大喜,这是他一生身临前线的唯一机会。陆游身着戎装,巡游于大散关一带,积极准备打击敌人。虽然第二年因王炎进京陆游离开了前线,但这段军旅生涯让他终身难忘。陆游共有26首诗歌咏及大散关,这些爱国诗歌是诗人一生9300余首诗词中最为璨璀的一章。如今,迈入景区大门第一眼便是陆游的青石雕像。诗人手握书卷、身佩宝剑、注目远眺、气宇轩昂。大散关的历史与他的诗歌一起,将成为中华民族不朽的记忆。
大散关还有一件文物。出景区大门往右走50米,紧挨川陕公路的山崖下,有块两米见高的摩崖石碑,上书“古大散关”四个大字,落款“古华赵祖康”。这是1936年主持建造川陕公路的赵祖康题写的。在中华民族最为艰难的抗战岁月,为抵御外侮,全国人民排除千难万险,建造了这条穿越秦岭的公路,了不起啊!为保护大散关等历史遗址,赵祖康等建设者想了很多办法,并有感于祖国山川之壮美,公路建成时特勒石纪念。
大散关绵延起伏的群山,好似一个个绿色琴键,多少春秋风雨撞击,衍化成一首首乐曲。这乐曲听来让人荡气回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