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今日投诉 历史保护建筑露台恢复原貌 吴泾镇变身美丽生态镇 业主“花式”违建  别墅面目全非
第5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2020-07-27
沪郊区三成村居今年将建河长工作站

吴泾镇变身美丽生态镇

“夜饭吃好,河边走走。”昨天傍晚,吴泾镇和平村村民蒋炳花一吃完晚饭,就到北姚河边散步。与此同时,村民李仁权则来到家附近的白洋滩边。像他们一样,许多村民晚饭后三三两两地来到和平村20来条河道边。“早晚一趟,河边逛逛”已成为许多人的生活习惯。

村民“黏着河道走”

在白洋滩边,记者发现,河水清澈得几乎可以见到河底的泥土,水中一丛丛菖蒲与岸边一排排香樟绿意盎然,清风拂面,涟漪微漾,甚是舒爽。

村民们在河边不只是享受。李仁权说,他和其他村民一样,还有另一个头衔:民间河长。他们早晚散步时,还要看河边植被是否被破坏,水面是否有垃圾——如果有,马上拍照上传“巡河APP”。

而在十多年前,和平村“违法搭建像‘迷宫’,河道就像‘垃圾桶’”,村民们常常绕着河道走。2015年9月打响拆违“第一枪”,拆掉20多万平方米违法搭建。拆违后,借着河长制的“东风”,村里20来条河道经清淤、除臭、消劣等多个整治环节后,于去年整体被评为第二届上海市“最美河道”。

和平村党总支书记奚漕章说,河道的变化翻天覆地,离不开河长制管理。在2018年,和平村就先行先试将河长制工作延伸至村里,探索建立了村级河长工作站。

工作站有专用的办公场所,奚漕章就是站长。李仁权等村民担任民间河长,还鼓励村民以志愿者的形式参与护河。

河道环境变好后,村民们以往一月只能租出300元的村宅,月租金涨到了约1500元。尝到了甜头的村民,越来越多地加入了护河志愿者行列,“黏着河道走”。

“河长站”延至村居

“村级河长工作站,治理河道‘最后一公里’。”吴泾镇副镇长、副总河长、河长办主任周建新介绍,早在上世纪90年代,镇里的王显明就因常年在“黄浦江第一湾”打捞垃圾,成为“上海市十佳环保卫士”。虽然他已过世,但其爱河护河的志愿精神传承至今。

吴泾镇注册的护河志愿者已超600人,全镇成功创建成上海市河长制标准化街镇。吴泾镇这个昔日的化工区已蜕变成美丽的生态小镇,正朝着“国家级科技时尚特色小镇”迈进。

“村级河道是河道的‘毛细血管’,村级河长工作站也是河长制的‘毛细血管’,前几年打通了河道堵点,现在村级河长工作站的建立,实现了管理上的全覆盖。”闵行区水务局副局长、区河长办常务副主任尹德建说,继吴泾镇后,更多街镇希望参建河长制标准化街镇,提升河道水质。

上海市水务局河长制工作处副科长邓继军介绍,上海首批建成了75个“河长制标准化街镇”,其中55个街镇河道已消除劣Ⅴ类水体,其余街镇相关措施的进展、劣Ⅴ类水体消除率,也领先于未参建街镇。接下来,上海将推进建设新一批河长制标准化街镇。预计到年底,郊区30%的村居,将建河长工作站。 本报记者 罗水元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