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暑假提个醒 荷包牡丹 “抹糊子” 山月随人归 险中求“胜” 晒霉
第20版:夜光杯 2020-07-28

“抹糊子”

周伟民

每到夏天,我常想念小时候外婆做的小吃“抹糊子”。这是一种用黄豆和米粉做的糊汤。

做“抹糊子”的前夜,必将黄豆先泡上一夜。第二天先取一半泡好的黄豆,加盐,酱油,茴香,桂皮,煮上。然后用剩下的一半豆子磨豆浆。磨完的豆浆,用洗净的白面口袋,滤去豆渣,把豆浆先烧开,然后,将米粉调成的米浆,缓缓地倒进豆浆里,边倒边搅,倒完了,豆浆便成为了一锅洁白的稀糊状的汤。这还不能吃,接下来,就是上碗,将家里几乎所有的大碗都拿出来,将热糊汤舀在碗里,凉着。当年外婆家有一口井,常常是弄一个大澡盆,放上井水,把一碗碗的“抹糊子”依次放在盆里“冰”着,就凉得快些。

最后,将那些滤下的豆渣,和上面,加上葱花、盐,打上两只鸡蛋,成为带葱花的鸡蛋豆渣面糊,在铁锅里加少许油,摊成一张张的鸡蛋豆渣葱花饼。饼摊完了,那“抹糊子”也凉得差不多了。奇怪的是,那“抹糊子”凉了之后,会凝成稠稠的,像酸奶的状态,又像是乳白色的没凝结实的凉粉。这时,外婆在每碗“抹糊子”的表面,均匀地撒上煮面了的酱油黄豆,这就可以“开喝”了。

这喝的方式,还很有讲究,不用筷子也不用勺,你必须端着碗,顺着碗边“吸溜”。一边“吸溜”,碗还必须不停地转动,不仅能喝到“抹糊子”,还能同时吃到那些表面的黄豆。那“抹糊子”凉凉的,滑滑的,洋溢着豆香和米香,再嚼上几颗糯糯的、鲜鲜的、咸咸的黄豆,在炎热的夏天,是多么凉爽和甘甜的享受啊!我们总是先迫不及待地喝完一碗,第二碗,才会配着豆渣煎饼吃。咬一口带着葱香油香焦香和蛋香的豆渣煎饼,再喝一口“抹糊子”,又是一种别样的享受!

最让人惊讶的是,只要你喝法对头,一碗“抹糊子”喝完,那只碗,干干净净,就像用布抹过的一样,这,也许就是“抹糊子”这个名字的由来吧!小时候,只觉得好奇,也没想那么多;现在想想,普通的黄豆,能“一豆三吃”出三样味道不同但又互有联系的饭食,形成精妙的组合,而且,一点浪费都没有,不禁由衷佩服先人的智慧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