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豫园夜空飘仙荷 “甜”在心里 怀旧方便面 煮雪 他们最后的见面 山乡静思
第19版:夜光杯 2020-08-04

煮雪

周华诚

文波兄说,岩茶中的水仙不能算小众,它和肉桂是武夷山岩茶中的两大看家茶。

一股沸水下去,即刻出汤。汤出尽时迅即揭盖闻香,其香绵绵,有奶油炒米之香。这是我的感觉。这正岩水仙的香气太好了,喜欢得很。水仙原名祝仙,原产地在建阳小湖。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出水两道后,茶形仍是条索状,细紧乌黑,如咸菜干。但是茶汤这么香,香得独树一帜。

水仙茶的香气,老茶客说有三种,兰花香、丛香、粽叶香。这三种香气,各具代表性,江湖地位也各不相同。而我怎么就觉得有奶油炒米之香呢?炒米香,是冬日里最抚慰人心的香气。郑板桥说:“天寒地冻时,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我以为,正岩水仙的香气温润,醇和韵足,必也有炒米一样的疗愈之用。

一边喝茶,一边写篇短文。前些日子,与一位从事古瓷器修复的朋友闲聊,越聊越有意思。修复破损的古瓷器,是一件需要耐心的事。拆卸、清洗、补缺、打磨、打底、做色、上光、做旧,每一个步骤,都要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对付。修复一件东西,时间短的需几个月,时间长的得一年两年。

一件老东西,修好之后,必须和它原来的胚子一样老旧才行。比如有的薄厚不一的釉水,钴料斑,或者晕开的铁锈斑,或者深深浅浅的划痕一一都要重现出来,使人看不出任何人为加工的痕迹才好。这样高超的技艺,也在时时进步,一般人的眼力有所不及。朋友说,未来可能会出现一个新的职业,叫“修复鉴定师”。譬如得到一件东西,要鉴定它有没有修复过,一般的人看不出来,须得请专业人士,才能看个明白。

这样聊半天,我就突发奇想,很想去朋友的工作室里待半天,感受一下古物的气息,或者残破之美。如果有机会,去实习一个月两个月,那也很有意思啊。想归想,终是打消了念头。世上从不缺有好奇心的人,而缺有恒心的人。徒有心血来潮而四处添乱,最是惹人厌烦,还是趁早打消念头为好。

友人送我一个瓷器茶杯,杯底有两个字:“煮雪”。煮字下面,是火字,仿佛一堆柴火在噼啪燃烧。我很喜欢这个杯子,喝茶之时可以赏玩,心生清凉意。唐代诗人司空图有吟咏雪天喝茶之句,“中宵茶鼎沸时惊,正是寒窗竹雪明”。雪天煮一壶茶,那真的是煮雪,唐人也不泡茶,只是煎茶。明朝张岱雇小舟往湖心亭看雪,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他在舟中煮雪,或是煮酒,也真好意境。

水仙茶汤水醇厚,出汤,频频举杯,一个人独饮,凝神静气,眼观鼻,鼻观心。修古瓷器的人,独自坐在时间之外,凝神静气,敲敲打打,老僧入定。好茶好物,当以这样纯净如一的心思对之,境便由心生。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