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
14天看影视业重启的“仪式感” 压实责任,筑牢安全防线 从“蜗居”到“小康” 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第2版:要闻 2020-08-07

从“蜗居”到“小康”

杨军

1987年的春天,我和先生结婚成家。当初,我们的新家是“蜗居”在四川北路石库门里的一间11平方米的北厢房;家具是先生根据房子格局自己设计,请木匠利用旧木料打(做)的。虽然在双方家人的资助下,新婚的我们购买了夏普彩电、上菱冰箱和水仙洗衣机等俗称“三大件”的家用电器,可由于房子小,“三大件”只得寄放在父母家。

次年,我们的孩子出生了,住房条件差的问题更加突出。我工作所在银行的工会领导为解决职工住房困难,同意用我这间房置换大一点面积的住房,方案是在浦东与江湾五角场国顺路的房源中“二选一”。当时的浦东还到处是农田,交通生活等配套设施也比较落后,尤其是那“挤煞人”的黄浦江摆渡颇为不便,我们只得选择去国顺路安家。尽管这样,我每天上下班路上也要耗去3个小时。也因此,我们只得把孩子在幼儿园全托,周末才接回家。

199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拉开了上海改革发展“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序幕。和千千万万的上海市民一样,我们夫妇俩在单位里认认真真、任劳任怨地工作,奉献了充满活力的青春和年富力强的中年,为国有商业银行的上海市分行改革发展做出了“优秀员工”的贡献;在生活中,我们也踏踏实实、勤俭持家,积攒着小康生活的“家底”。

这些年,银行从业务到体制、机制不断改革创新发展,我们也在工作中不断接受挑战,以自我塑造的勇气去学习和适应新的业务及操作流程的更新、升级,顺利地实现了从国家银行干部向国家专业银行职工,再到国有商业银行员工、国有股份制银行员工的转型发展。正是这种自觉和刻苦换来的从业稳定打下了我们这些60后实现小康生活梦想的财富基础。

在此基础上,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现金收支相抵略有结余”了,不仅家庭日常开销预算日渐宽松,全家每年的度假旅游、逢年过节的家族聚会等,我们都能积极安排并且更多地承担了费用。

在公公、婆婆的支持下,2002年初,我们置换了自己和两位老人家的住房,加上银行住房按揭贷款,买下了浦东城区近200平方米的新居。三代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人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房间,还附带南北小花园,我们的“居住”终于实现了“小康”。2007年底,贯通黄浦江浦东沿岸的地铁6号线通车了,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出行提供了便利;2011年2月,连接浦西市中心的西藏南路隧道向社会车辆开放了,成为我们过黄浦江去浦西的最短线路;2018年底,地铁13号线浦东段建成营运,我们只需花上30分钟时间就可以到达浦西的黄浦区新天地、淮海中路,静安区的南京西路、静安寺等市中心了。我们可以随时去熟悉的雁荡路“味美斋”吃碗面,与依然居住在那里的老同学、老同事约会,一起到复兴公园散步、喝茶、孵太阳、乘风凉……当然,遇到急事还可以“打的”,也可以让孩子开车接送。我们的“出行”也已经步入“小康”了。

30年过去了,追梦的我们如今获得感和幸福感是如此真切:小院里空气清新充满着花草清香,当年亲手栽下的一对银杏小树苗已经长成参天大树;当年刚刚入读初中的孩子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光荣地担当了大会志愿者——“小白菜”,现已成家、立业、生子(“小国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日出生,其外公的名字也为国庆);我们也都光荣退休,当上了老爹、阿奶,享受着天伦之乐,享受着我们党领导人民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社会主义制度带来的美好生活。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