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真,上海的“买汏烧”们根本不会在意这个颇有些仙风道骨的地名,可带着这一贵州“地理标志”的香菇却是申城菜篮子里的“名角”,也是沪遵两地扶贫协作的“好作品”。日前,记者来到上海食客常常享用却很少了解的道真香菇产地,从一个个“幸福奋斗者”身上汲取另一种“香味”。
着力选好优势产业
“刚来道真,觉得农村很平静,加上绿水青山,让人有些陶醉,”作为上海第三批援黔干部之一,道真自治县委常委、副县长沈迪向记者描述,“深入走访后,我才明白这里贫困程度之深,村里多数年轻劳动力出去打工,导致村庄‘老龄化’‘空心化’突出,农村经济缺乏活力。”
有一次,沈迪路过一户农家,屋子里只有一位老婆婆,她跟副县长打招呼,“老人家的娃子进城务工,孙子辈又在外念书,丈夫也去世了,家里就剩婆婆一个人,很寂寞。”这件事对沈迪刺激很大,他决心改变道真农村贫困面貌,而主要着力点是选择优势产业,把在外的劳动力吸引回来。
沈迪之前在上海某国企负责经营管理,深知扶贫产业与市场定位间的微妙关系,要让有限帮扶资金带动产业脱贫,必须先做好调研论证。经过反复评估,上海援黔干部认准了“固菜兴菇促农旅,一产二产联三产”的工作思路,“简单来说,就是引入订单式种植、保价收购,把道真蔬菜和香菇种植发展好,引入粗加、精加工,把菜和菇的附加值提升好。”沈迪说。
两地政府牵线搭桥
“固菜兴菇”绝非拍脑门想的,而是因地制宜发挥道真“资源比较优势”。为将蔬菜、食用菌“销出去”,沪遵两地政府牵线搭桥,引入上海等发达地区的龙头企业,着力打通当地蔬菜食用菌外销渠道,“上海市场对蔬菜食用菌要求很高,打通渠道后又倒逼产地提升品质。”
沈迪介绍,道真农户在上海农科院实验室帮助下推广四个新品菌型,从源头上增加竞争力,获得市场认可。记者在道真县隆兴镇浣溪村花园食用菌产业扶贫示范园看到,那里有标准化大棚195个,年产鲜菇近800万斤,实现产值2700余万元,带动贫困户就业300余人。过去村民观念滞后,是“要我种”“没人种”,这两年看到效益,是“我要种”“争着种”。
正在劳作的邓敏均告诉记者,之前自己在外打工,对家庭生活改善不大,如今返乡种菇,“从收入到生活品质,都有很大提高,用句时髦的话说,幸福感挺足的”。
产业扶贫链条拉长
沈迪告诉记者,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在道真的隆兴、三江、平模等6个乡镇建设食用菌扶贫示范园区,提高食用菌产量,“目前每天可产出60吨,能满足上海市场。”
如今,上海市民在叮咚买菜、菜场、超市买到或吃到的食用菌,很大一部分就来自千里之外的道真县,“道菇”业已覆盖达到“四进”程度——进学校、进商超、进菜场、进酒店。道真积极探索食用菌全产业链建设。推进上海多家龙头企业考察、指导、订购道真食用菌深加工产品,通过“以需促产、以销促产”模式,着手开展食用菌烘干和深加工建设。“比如有些形状不太完美的食用菌边角料,我们通过深加工,把它做成香菇酱卖出去,以此增加附加值。”沈迪解释道,“我们正在构建‘中央厨房’,以后把食用菌包进锡纸,老百姓回去加热就可以吃。”
值得提出的是,道真香菇产业脱贫,已形成“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由基层党支部牵头,村民自我管理委员会配合,负责土地流转等事宜,同时有相关公司负责培育菌棒、技术服务和保底收购,基地示范园对种植户集中培训,农户自愿作为合作社社员入股承租大棚种植香菇,享受政策补贴。这样一来,产业扶贫链条越来越长,受益面越来越广。
“几年前,我们只是种玉米水稻和外出务工谋生,现在当上菇农,我承包了两个大棚,收入能多出好几万元,”承包大棚的浣溪村民廖国模说,“我现在琢磨的是,怎么把品质更好、数量更多、价值更高的‘道菇’卖给上海人!” 特派记者 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