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大山深处有人家 弦索叮咚乡音浓 高手在民间 “破街”成了小康路 风吹满天啸 他们忘了很多事,但不包括爱
第16版:夜光杯 2020-09-21

风吹满天啸

周天柱

我对台湾风筝情有独钟,常对好友提议,若农历九月初九前后去台湾,千万不要错过去新北、台北等地一睹台式风筝迎风飞舞、多姿多彩的盛况。

放风筝,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娱乐活动,在宝岛也广受人们喜爱。闽南语中有一句“流行语”:“九月九,风吹满天啸”,就是形容重阳节风筝满天飞的热闹景象。秋高气爽,季风渐强,正是放飞风筝的大好时节。宝岛重阳放风筝的习俗,起源相当早。据史料记载,居住在宜兰的平埔人,也就是葛玛兰人,很早就有这样的活动。

台湾风筝源自大陆,更受潍坊、天津风筝的影响。其代表作品主要有:陀螺、龙、鹰、金鱼、桃、海鹰、宫灯、飞虎、方鸣螺、大彩凤等。因盛产蝴蝶,蝴蝶风筝更是千姿百态。

那年9月,经岛内朋友牵线,有幸能采访台湾风筝大师谢金鉴。耄耋谢老耳不聋,眼不花,说话声音洪亮。他自认为能有健康体魄,全由快乐风筝所赐。而能成为风筝达人,则纯属偶然。谢老小时候家境贫寒,少儿贪玩,最大乐趣就是星期天去空旷场地放飞风筝。结婚成家后利用休假时间扎风筝是唯一业余爱好。谢氏风筝与众不同之处是力求飞得更远更高,故材质必须轻巧。他选择以竹子为骨架,比一般常用的铁丝轻盈许多,但也更费功夫。弯骨架得从劈竹子开始,将粗大的竹子一一劈成竹签一样细,然后经高温烘烤,才能折弯成所设计的形状。选用的布料要质地轻柔又不易破,台湾绸布最为适宜。出自他手的风筝,坚持全手工制作,连绘图都要一笔笔亲手上色。90高龄最为得意的作品是全台最大的“巨龙风筝”,不需平衡杆,龙头会左右摆动。由于高4米、宽3米,重有6公斤,要5个人协力才能飞起。谢老笑说,这个大型的巨龙风筝,不是只把风筝的尺寸加大就可以,最关键的在于骨架必须如钟摆一样,讲究均匀对称。

如今岛内的风筝流派,传统模式只占三分之一,更多的凝聚升级换代的技术含量。比如一种名叫“蝴蝶打飞机”的组合风筝十分有趣。先将一只大型的飞机风筝升入高空,待它保持稳定后,再放一只蝴蝶状的小风筝,凭借风力的推动,鲜艳的“蝴蝶”沿着线绳扶摇直上,等到触及“飞机”时,只听“啪”的一声响,机灵的“蝴蝶”扑打到“飞机”后,迅即飞回地面,博得一片掌声。

顽皮的风筝除正常放飞之外,彼此缠斗相当精彩。交战时,各种技巧神出鬼没,或截断对方尾巴,或咬断“敌手”风筝线。更为激烈的是,风筝线绑上暗器,打斗节骨眼上突施“杀手”,制敌于死命。一般人认为空战大风筝容易获胜,但千万不要瞧不起“小字辈”。小风筝操控自如,进退易行,反而更居优势。与格斗风筝截然迥异的是特技风筝。放风筝者需通力合作、彼此配合,让各自手中的风筝按设计协调飞行,施展令人惊叹的种种特技,而这一切的精彩表演竟全由几根线绳操控。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